[发明专利]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10795.3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龙;谈献英;王景桐;刘清友;左远涛;何霞;张超;马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2G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液氮 蒸发 系统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发领域的液氮蒸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应用氮气技术对油井、油层进行处理与常规技术相比具有安全、省时、快捷、高效、成功率高等特点。目前,油气开发作业中的液氮汽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对于高压低温大排量液氮加热方式通常采用直燃式,即采用燃油锅炉加热,如2009年8月19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单室直燃式液氮蒸发器》(CN201092827Y),由风力供应组件、油气混合组件、燃烧室内腔、燃烧室外腔、盘管腔、控制箱组成;风力供应组件由液压马达驱动风扇;油气混合组件包括装在安装板上的点火器和喷油嘴;燃烧室内腔壳体设有灭火孔,内部铺设耐火土;盘管腔内安装带有翅片的盘管,外围采用石棉隔热材料;低压液态氮从盘管的一端液氮进口进入,经过加热后成为高压氮气从盘管另一出口端排出。该装置液氮蒸发排量大,克服了原有装备工作压力不高、工作性能不稳定等不足,但其结构复杂,在施工作业现场,燃油加热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2009年5月13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热回收式液氮蒸发器》(CN201237460Y),由前、后壳体组成的蒸发器壳体为热交换装置,蒸发器壳体内安装的盘管与汇集管相连接;壳体前、后分别安装有冷却剂水管接口。该装置通过回收液氮车发动机散热器和消音器的热量加热冷却剂,然后冷却剂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量从壳体一端的冷却管接口进入壳体,从另一端接口排出,对壳体内的盘管进行加热,盘管内液氮的流动方向与冷却剂流动方向相反。该装置利用回收的热量加热的高压低温的液氮,具有耐低温,耐高压,安全可靠等特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热回收效率低(最大蒸发能力为11327m3/h),而液氮泵的排量可以达到31100m3/h,导致液氮蒸发器与液氮泵设备不匹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液氮蒸发装置存在的安全性能差、热回收效率低,导致液氮蒸发器与液氮泵设备不匹配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由雾化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组成,雾化装置的喷嘴与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室内腔相通;雾化装置的压缩空气管与喷管固定连接,喷管的前端为喷嘴,喷嘴的喷口面积小于喷管的横截面积;虹吸管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管连通,另一端位于水箱内;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室、盘管总成,盘管安装在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室下端的一侧有热介质入口,另一侧有排液口,热交换室上端有排气孔。虹吸管位于水箱一端安装有过滤器;压缩空气管上径向安装有调节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热交换装置的热容,提高热效率;安全可靠,便于调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雾化装置,2.热交换装置,3.压缩空气管,4.调节螺栓,5.喷嘴,6.喷管,7.虹吸管,8.过滤器,9.水箱,10.排气孔,11.热交换室,12.盘管总成,13.热介质入口,14.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由雾化装置1和热交换装置2组成,雾化装置1中喷管6一端的喷嘴5与热交换装置2的热交换室11内腔相通。
热交换装置2包括热交换室11、盘管总成12,盘管总成12安装在热交换室11内;盘管总成12通常由盘管和汇集管连接组成,盘管外表面带有翅片;盘管总成12中盘管的一端输入低温液态氮,汇集管一端排出常温氮气。热交换室11上端一侧与喷嘴5连通,另一侧有排气孔10;热交换室下端的一侧有热介质入口13,另一侧有排液口14。
雾化装置1的压缩空气管3与喷管6固定连接,喷管6直径小于压缩空气管3直径,可以通过连接器将压缩空气管3与喷管6固定连接。喷管6的前端为喷嘴5,喷嘴5的喷口面积小于喷管6的横截面积。虹吸管7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管3连通,另一端位于水箱9内,通常虹吸管7竖直放置。虹吸管7位于水箱9的一端安装有过滤器8,可以避免水中杂质进入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在压缩空气管3的入口端与连接虹吸管7之间径向安装调节螺栓4,可根据施工作业需要调节雾化水量。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可以在水中加入其他介质(如:防凝剂、防腐剂)。
本发明热回收式液氮蒸发系统的实施过程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