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及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779.4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长村惠弌;小林俶朗;冈部元彦;峯尾裕;原田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JIRO企业策划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5/08;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用光 使用 光学 背光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具有聚光、光扩散、使光线朝法线方向折射等各种机能, 特别是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用背光单元的光学片,及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 元。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普遍采用自背面照射液晶层的背光方式,液晶层的下面 侧装有边光型(侧光型)、直下型等的背光单元。所述边光型的背光单元40,一 般而言是如图9a所示,具备:作为光源的棒状灯源41、以端部沿着所述灯源 41的方式进行配置的方形板状的导光板42、积层于所述导光板42表面侧的多 片光学片43。所述光学片43,是具有折射、光扩散等特定的光学机能,具体 而言是具备以下等的元件:(1)微透镜片44,是配设于导光板42的表面侧,主 要具有光扩散机能与聚光机能;(2)棱镜片45,是配设于微透镜片44的表面侧, 主要具有朝法线方向侧折射的机能。
以下对所述背光单元40的机能加以说明,首先,自灯源41入射至导光板 42的光线,被导光板42背面的反射点或反射片(未图示)以及各侧面所反射, 而于导光板42表面出射。自导光板42出射的光线,入射至微透镜片44,于表 面所设的微透镜界面扩散、出射。然后,从微透镜片44出射的光线,入射至 棱镜片45,通过形成于表面上的棱镜部46而在大致正上方向作为显示峰值的 分布的光线而出射。背光单元40,如上所述,是使自灯源41出射的光线通过 光学片43加以扩散,在大致正上方向显示出峰值的方式进行折射,进而照明 于上方未图示的液晶层整面。
此外虽未图示,考量到上述导光板42的导光特性与光学片43的光学机能 等,亦有配设更多微透镜片与棱镜片等的光学片43的背光单元。
上述以往的微透镜片44,一般而言是如图9b所示,于表面具备有由多个 微透镜所构成的微透镜阵列47,于背面具有平面形状(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特 开2004-191611号公报等)。设置于上述微透镜片表面的所述微透镜界面中, 自灯源发射的光线是朝正面侧聚光、扩散、朝法线方向侧变角等。
然而,所述微透镜片的聚光、光扩散、变角等光学机能,是因表面形状以 及折射率而定,故对于提升机能有一定的限界。特别是,直下型背光中,光学 片的光扩散机能不充分的情况下,灯源影像的消去效果较小,故有灯源影像出 现在液晶画面表面的缺点。因此,以往的背光单元40,尽管昂贵且操作困难, 仍有必要具备多片的光学片。如上所述具备多片的光学片的情形,除了有液晶 显示装置的亮度降低的缺点,亦妨碍了背光单元的薄型化。
先前技术文献
[特许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916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有鉴于所述等缺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 及使用该光学片的背光单元;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其光学机能,特别 是光扩散机能格外优异;所述背光单元,其增进视野角的最佳化、灯源影像的 去除、薄型化等品质的提升。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以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其具备:
透明基材层;以及
微透镜阵列,是由所述基材层表面以及背面所形成的多个微透镜所构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因不仅于表面,于背面亦具备微透镜阵列, 故即使于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背面的界面,亦可将来自背光的光线加以折 射、扩散等。因此,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于表里两面的界面可将来自 背光的光线加以折射、扩散,可将光扩散机能等的光学机能进一步提高。此外, 依照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通过表里两面的界面的折射来使光线折射、 扩散,故可将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中光线的损失抑制在最小限度,而提高光 穿透率。
背面的微透镜,可为凹透镜。通过背面的微透镜为凹透镜,来自背光的光 线会于入射至光学片背面之际,于界面光线会朝分散的方向折射、扩散。因此, 通过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可更进一步提高光扩散机能等光学机能。
背面的微透镜阵列,较佳为具有随机直径的由多个微透镜所构成。通过背 面的微透镜具有随机的直径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用光学片,于光学片背面中, 来自背光的光线所折射、扩散的方向以及角度会呈现随机分布,故光扩散机能 可更进一步提升,而增进亮度的均匀性、灯源影像的去除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JIRO企业策划,未经株式会社JIRO企业策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