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513.X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伟;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五洋赛德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0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空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压机,尤其是一种车载空压机,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在 高原地区使用的车载螺杆压缩机。
背景技术
膜分离基本原理压缩空气由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的纤维管程进料,其分离推 动力就是气体各组分的分压在中空纤维内腔原料侧与外腔(渗透侧)所形成的 分压差,当气流沿中空纤维内腔表面流动时,各组分在其分压差的推动下,渗 透到丝外。“快气”(氧气)迅速渗透。所以丝外(渗透)气流量为富集氧气, 压力为一大气压,而那些氮气、氢气的溶解扩散速度较低,决定了它们通过膜 的渗透速度较慢,因此管程(非渗透侧)气流为富集氮气,氮气压力损失很小, 产品氮的压力只略低原料气的压力。
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在高原上运行的机车、客车需要 供氧以保证乘务员和旅客的安全。车载制氧系统是专门为在高原上行驶的机车、 客车特殊设计制造的。车载制氧系统一般采用膜分离制氧原理,膜分离以简单 “过滤”的形式分离氧氮,设备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源消耗小,产量可调节,操 作简便,可靠性突出。而车载制氧系统主要由车载空压机和板式膜分离器构成, 车载空压机为板式膜分离器提供压缩气体。由于在压缩机需要安装在车厢底部, 且在高原上工作,所以要求压缩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适合车载;且能够适应 -40℃≤T≤40℃的进气温度,海拔5000米环境下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空压机,其结 构紧凑、体积小、温度适应范围广。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载空压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一端 的螺杆主机及位于螺杆主机一侧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 螺杆主机的传动轮连接;所述螺杆主机上设置油气分离箱,所述油气分离箱的 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机架对应于设置螺杆主机的另一端设有空气滤清器,所述 空气滤清器与螺杆主机的进气端相连;机架对应于设置电动机的另一端设置油 气冷却器;所述螺杆主机的进油口与油气冷却器的出油口相连,油气分离箱的 出油口与油气冷却器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油气分离箱的后端盖上设有油气精分 离器座,所述油气精分离器座上设置油气精分离器,所述油气精分离器的进口 与油气分离箱的油气混合出口连接;所述油气精分离器的排气口与油气冷却器 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油气冷却器上设置供气口。
所述油气冷却器与电动机间设置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包围位于电动机后主 轴上的风叶。所述螺杆主机与电动机上设有防护罩;所述螺杆主机与电动机的 传动轮、连接螺杆主机与电动机传动轮间的传动带均位于防护罩内。所述油气 精分离器座上设置最小压力阀,所述最小压力阀位于油气精分离器的下方,所 述最小压力阀的出气口与油气冷却器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螺杆主机的进油口与油气冷却器出油口间设置油过滤器。所述油气冷 却器上设置供气口,所述供气口与油气冷却器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机架对应 于设置空气滤清器的旁边设置电控装置。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进气控制阀与螺 杆主机的进气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五洋赛德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五洋赛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LED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控稳频发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