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纳米结构的光纤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125.1 | 申请日: | 201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卡捷琳娜·波罗夫;阿兰·帕斯特瑞特;塞德里克·贡内特;克里斯缇·克莱特;奥利弗·卡瓦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F1/39;H01S3/067;H01S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荷兰阿***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纳米 结构 光纤 放大器 | ||
1.一种受激拉曼效应放大光纤,包括:能够保证光信号的传输的芯部和围绕所述 芯部且能限制光信号在所述芯部内传输的光纤包层,所述芯部由能够在泵浦信号的作 用下,在给定频率ωRaman振动的绝缘介质基体构成,以使传输的光信号通过拉曼效应 被放大,其特征在于,
该光纤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能在光纤中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金属纳米结构, 所述金属纳米结构是布置于光纤的芯部和/或包层;所述金属纳米结构的形状和组成使 得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频率ωplasmon对应于泵浦信号的频率ωpump和/或在光纤中传输 的光信号的频率ωsignal,所述金属纳米结构的至少一个维度是介于1nm(纳米)和20nm (纳米)之间,且金属纳米结构的总体积小于光纤芯部总体积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纳米结构是布置于光纤 的芯部时,所述金属纳米结构的形状和组成使得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带宽大于光纤 芯部绝缘介质基体的振动频率ωRama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布置于围绕光 纤所述芯部的所述光纤包层的环中时,光信号在光纤的芯部中被传输,且泵浦信号在 所述环中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绝缘介质基体是基于二 氧化硅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的绝缘介 质基体是基于二氧化硅的,其掺杂有选自锗(Ge),磷(P),氟(F),硼(B),铝(Al), 钽(Ta),碲(Te)或其组合的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包 括的金属选自金(Au),银(Ag),铜(Cu),铝(Al),钨(W),镍(Ni),钯(Pd), 铑(Rh),铱(Ir),钌(Ru),钼(Mo),锇(Os),铂(Pt)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的 熔化温度等于或大于950°C。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的 汽化温度等于或大于2100℃。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具 有球形形状,直径介于1nm(纳米)和10nm(纳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 具有椭圆形状,其小直径a介于1nm(纳米)和10nm(纳米)之间,且大直径b 与小直径的比率b/a是介于1和200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 具有被外金属壳包围的绝缘介质芯部,外径D在1nm(纳米)和20nm(纳米) 之间,金属壳的厚度t小于5nm,绝缘介质芯部的直径与所述外径的比率(D-2t)/D 在0.5和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结构 具有一金属芯部,一内绝缘介质壳和一外金属壳,外径D介于1nm(纳米)和20nm (纳米)之间,且外金属壳的厚度t2小于5nm。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对于小于 500m的光纤长度,具有大于10W-1.dB-1的拉曼品质因数,所述拉曼品质因数定义为 光纤的拉曼系数CR与光纤中的损耗的比率,所述光纤的拉曼系数CR定义为在泵浦波 长处芯部材料的本征拉曼增益gR和光纤有效面积Aeff的比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未经德拉克通信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1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卡用连接器
- 下一篇:醋酸乙烯酯/新链烷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