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按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10080.8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玛达韩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25/00 | 分类号: | H01H25/00;H01H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徐敏刚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按压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按压开关(Rotary type push switch),尤其是主 要用于汽车室内灯等的一触式ON/OFF方式的旋转式按压开关。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旋转式按压开关为适合于汽车电路等使用低电压电路的 开关,主要用于调节头顶灯、地图灯或其他辅助灯光等汽车室内灯的工 作。
上述开关通过旋转开关装置使电接触部连续生成约束的按钮的连续 动作,使电路依次工作及解除。
例如,上述旋转式按压开关为若反复按压按钮,则将依次完成 ON/OFF动作的开关,其工作方式为:若按压按钮,触点ON,而若解除 按压,则恢复至OFF状态。
上述旋转式按压开关,包括设置于上壳和下壳之间的按钮、弹簧、 螺线管、移动端子、多个固定端子等,每当完成一侧加压并复原按钮的 动作时,通过其下部的螺线管使移动端子间歇旋转,而这样旋转的移动 端子,通过选择性地与下部的多个固定端子接触,完成ON/OFF状态。
关于上述旋转式按压开关,现有公开有各种形式的发明。
例如,在实用新型第20-0441764号中,公开旋转式按压开关的基本 形式。
如图1所示,上述旋转式按压开关,具备上、下部外壳100a、100b, 而在上述上壳100a上,组装有包括按钮110、螺线管120、轴130、弹簧 180、触点突起部140的移动端子150,且在上述下壳100b上组装多个固 定端子160的同时,而此时的固定端子160,通过终端与外部的电源线连 接。
因此,若使用者按压按钮110,则通过螺线管120的间歇旋转,使轴 130及移动端子150旋转,从而可通过触点突起部140依次形成与多个固 定端子160的触点,实现ON/OFF状态。
但是,在上述现有旋转式按压开关中,其触点方式是通过移动端子 触点突起部的加压接触完成,此时,因移动端子通过上下压力所引起的 旋转运动完成接触,因此触点突起部容易磨损,导致触点接触不良,缩 短开关寿命。
尤其是,因上述移动端子有一个一体型圆盘形状构成,因此若发生 扭曲等变形,则无法确保稳定的触点。
另外,因上述轴和移动端子之间的结合采用插入组装方式,因此可 能会发生因轴和移动端子之间的错离所导致的触点部位的脱离,从而无 法确保正确的触点性能。
另外,现有旋转式按压开关,因为制作时在触点部位涂布润滑油, 因此增加工序,而且因润滑油的涂布,使部件的周围变得脏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旋转式按压开 关,其为确保开关的电气特性,利用移动端子的张力形成触点,从而获 得优秀的开关操作感,进一步提高其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旋转式按压开关,其通过实现将移动 端子插入于轴的新的方式,防止端子的脱离及变形的同时,可保持及支 撑端子的张力,发挥优秀的触点性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旋转式按压开关,其采用四触点方式, 而且因电气图案为PCB基板,因此不仅触点的平整度及图案的位置均匀, 且因涂布层为触点面,可保持非常稳定的电气性能,而且因两个触点为 同一触点,因此即使其中一个触点丧失功能,也可继续保持电气性能。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旋转式按压开关,其在成型轴时,采 用插入移动端子的方式,而且去掉润滑油涂布工艺,从而简化工序,实 现量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旋转式按压开关,包括设置于上 壳和下壳之内的按钮、螺线管、轴、弹簧、移动端子及固定端子,而且 随上述按钮的按压动作,通过螺线管的作用使轴及移动端子间歇旋转, 从而与固定端子形成触点,实现ON/OFF状态,尤其是,上述移动端子, 包括被轴的下端部支撑的主体部,及从上述主体部沿圆周方向延长并保 持一定间隔的多个端子部,而上述端子部由向下弯折一定角度的带片形 状构成,从而利用张力与固定端子侧接触,形成触点。
在此,包括上述端子部和主体部的移动端子,在成型轴时,通过插 入与轴形成一体,从而防止脱离及变形。
另外,较佳地,上述固定端子中,电气图案选用PCB基板,以确保 触点的平整度及图案位置的均匀性,保持稳定的电气功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式按压开关,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玛达韩国株式会社,未经卡玛达韩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10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油井热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石油钻具震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