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血中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的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8382.1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昭;谈冶雄;尹佩源;洪毅;路鑫;汤靓;王红阳;许国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硫酸 甘氨鹅 脱氧 胆酸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和医学领域,是一种基于检测血中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和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S和GCDCA)的试剂盒对人血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温高速分析,以快速定量测定血中GCDCS和GCDCA的技术。
背景技术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或者起始于肝脏本身,或者来源于身体其他癌症细胞的转移作用。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起始于肝脏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一直是肝脏恶性肿瘤之首。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而居第三位,在部份地区的农村中则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有上升趋势,而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在我国,肝癌主要和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及肝硬化等疾病相关。肝癌的早期症状经常不明显,多数病人无症状,体检亦缺乏肿瘤本身的体征,此期称之为亚临床阶段。肝癌一旦出现症状,表示患者大多已进入中晚期。目前,中晚期肝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如积极综合治疗,可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性提高。一般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作用有限,往往到了中、晚期才能够发现和确诊,缺少预警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多种新型标志物不断发现,提高了肝癌在亚临床阶段的早期诊断率,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目前最常用的肝癌血清标志物为甲胎蛋白(AFP)。然而甲胎蛋白(AFP)血清水平在诊断肝癌时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的缺点,单独用于确诊时的检出率一般只有50%-75%左右。因此,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胆汁酸是由肝实质细胞在线粒体中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经输胆管运输后在胆囊中浓缩,是存在于胆汁中的一大类胆烷酸的总称。作为胆固醇代谢的主要产物,胆汁酸具有类似的固醇核心结构和不同结合体的支链结构。人体内主要含有5种游离型胆汁酸以及10种其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的结合型胆汁酸;同时,人体内也含有少量的3羟基位结合的单硫酸化胆汁酸。胆汁酸一直被认为仅具有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维持胆汁酸分泌的动态平衡、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沉淀而形成胆结石以及在病毒性肝炎和胆道堵塞等疾病中辅助诊断等生理功能。近年来,胆汁酸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被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在能量动态平衡(文献1:Watanabe,M.;Houten,S.M.;Mataki,C.;Christoffolete,M.A.;Kim,B.W.;Sato,H.;Messaddeq,N.;Harney,J.W.;Ezaki,O.;Kodama,T.;Schoonjans,K.;Bianco,A.C.;Auwerx,J.Nature 2006,439,484-489.文献2:Baxter,J.D.;Webb,P.Nature 2006,439,402-403.)、磷脂代谢(文献3:Martin,F.P.J.;Dumas,M.E.;Wang,Y.L.;Legido-Quigley,C.;Yap,I.K.S.;Tang,H.R.;Zirah,S.;Murphy,G.M.;Cloarec,O.;Lindon,J.C.;Sprenger,N.;Fay,L.B.;Kochhar,S.;van Bladeren,P.;Holmes,E.;Nicholson,J.K.MolecularSystems Biology 2007,3,16.文献4:Bilz,S.;Samuel,V.;Morino,K.;Savage,D.;Choi,C.S.;Shulman,G.I.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and Metabolism 2006,290,E716-E722.)、糖代谢(文献5:Nguyen,A.;Bouscarel,B.Cellular Signalling 2008,20,2180-2197.文献6:Brinton,E.A.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 2008,10,1004-1011.)以及细胞增殖或凋亡(文献7:Metalli,V.D.;Mancino,M.G.;Mancino,A.;Torrice,A.;Gatto,M.;Attili,A.F.;Alpini,G.;Alvaro,D.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 2007,39,654-662.文献8:Ramalho,R.M.;Viana,R.J.S.;Low,W.C.;Steer,C.J.;Rodrigues,C.M.P.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2008,14,54-62.)等整合调节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学认知的不断加深,恶性肿瘤被更多的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的慢性疾病。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其多由肝炎肝硬化等慢性疾病发展而成。当人体遭受肝胆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侵袭时,肝脏的基本单位——肝实质细胞的代谢将受到癌症刺激而使胆汁酸的代谢发生变化。虽然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已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等慢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当中,但其在肝癌诊断中的作用极为微小。并且因为血清总胆汁酸含量是基于3羟基固醇酶法测定的,其并不能反映当人体遭受原发性肝癌时,体内各个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有鉴于此,测定血中各胆汁酸的含量变化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肝细胞的代谢变化,以便找出有效的潜在标志物以开发和建立检测肝癌的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8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