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668.0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简宏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7/051 | 分类号: | G11B17/0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光盘 进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盘片进出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
背景技术
吸入式光盘机因具有方便载入、退出光盘片的功能,近年来大幅度地取代托盘式光盘机,而应用于笔记型电脑、一机成型(All-in-One)电脑、车用播放器或游戏机领域。图1是一吸入式光盘机1的外观示意图,使用者可将光盘片3直接插入吸入式光盘机1的一开口2,通过吸入式光盘机1的进退片装置将光盘片3载入并定位于预设位置,再利用盘机内部的光学读写头存取光盘片数据。相比较于托盘式光盘机,吸入式光盘机由体积较小的进退片装置,将光盘片导入、定位于光盘机内,以减除设置托盘机构的设计空间,因此可缩小光盘机的体积,此外,方便的进退片系统更增进人机互动的使用乐趣。
现有吸入式光盘机1的进退片结构如图2所示,包含设置于基板4的一垂直滚轮5(vertical wheel)以及一导引部6(guide portion),其中垂直滚轮5的轴心是垂直光盘片3的定位平面。当光盘片3送入吸入式光盘机1而使光盘片3两端边缘分别抵触导引部6与垂直滚轮5时,该导引部6可提供光盘片3一摩擦作用力,使得光盘片3以接触导引部6的接触点为支点,并在垂直滚轮5的旋转驱动下,辅助光盘片3以旋转的方式导入吸入式光盘机中1。
类似的光盘机进退片结构也揭露于美国专利公开第2009/0150911号的“DISK DEVICE”,其垂直滚轮设置于一装载臂(loading arm)上,该装载臂可沿一支点转动使该垂直滚轮能紧靠光盘片的外缘以提供驱动力量,以因应光盘片的进入而改变垂直滚轮的位置。
随着吸入式光盘机的设计趋向于轻、薄、短窄,旋转式装载臂的设计会占用过多的水平空间,而限制了光盘机的横向幅宽;再者,垂直滚轮的直径 小,导致其转速过高且扭力不足,会有使得光盘片无法进入光盘机的问题,且此种设计的吸入式光盘机寿命不长且易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其结构简单且体积小,适用于轻薄的吸入式光盘机。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用以驱动一光盘片进出一吸入式光盘机,包含一驱动部与一导引部,分别设置于该吸入式光盘机的相异两侧。该驱动部包含一滚轮,且该滚轮的转动轴心平行该光盘片的定位平面。由此,光盘片的一端缘可抵触该导引部,相对应的另一端缘则承靠于该滚轮,并由该滚轮的转动,驱动该光盘片以接触该导引部的端缘为支点,而旋入该吸入式光盘机,其中该滚轮在平行其转动轴心的方向上往复位移。
通过本发明,可有效减少进退片结构所占用的光盘机空间,而使光盘机更驱轻薄。有关本发明的详细技术内容及相关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予以描述:
图1为现有吸入式光盘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现有吸入式光盘机的进退片结构;
图3为应用本发明进退片结构的吸入式光盘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显示一光盘片自进退片结构进入光盘机的动作图;
图5A和图5B显示一光盘片自进退片结构进入光盘机的动作图;
图6为一倾斜式滚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驱动部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8为本发明驱动部的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 吸入式光盘机
2 ....... 开口
3 ....... 光盘片
4 ....... 基板
5 ....... 垂直滚轮
6 ....... 导引部
10 ....... 吸入式光盘机
101 ....... 立面
11 ....... 驱动部
12 ....... 导引部
110 ....... 滚轮
111 ....... 抵制件
112 ....... 轴杆
113 ....... 动力源
114 ....... 齿轮
115 ....... 导轨
116 ....... 卡掣件
117 ....... 支承件
118 ....... 轨道
120 ....... 导引件
121 ....... 限位空间
122 ....... 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孵化机蛋车
- 下一篇:一种多种气体浓度监测报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