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3345.1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凤香;胡国文;傅强;胡阳;罗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6;A01P7/04;A01P7/00;A01P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虫苯 甲酰胺 菌素 农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 配农药。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的主要品种,种植面积大,病、虫、草害种类多、 危害重。稻纵卷叶螟为我国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较为严重,尤其 是近年来,在华东、江淮稻区,从7-9月,虫口高峰连绵重叠,常用农药防治 4-5次之多,投入费用大;防治不好的话,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常用的农药品 种有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杀虫单、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等,但对大龄幼虫的 防治,由于虫体躲入卷叶之内,抗药性增强,各药剂的防治效果不好。
氯虫苯甲酰胺,英文名:Chlorantraniliprole,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 杀虫剂。纯品外观为白色晶体;比重(对液体要求):1.507g/ml;熔点:208℃ -210℃;分解温度:330℃;蒸气压(20℃):6.3x1012Pa;溶解度(20-25℃, mg/l):水1.023、丙酮3.446、甲醇1.714、乙腈:0.711、乙酸乙酯1.144; 化学名称:3一溴-N-[4一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1-(3一氯吡啶 -2-基)-1-氢一吡唑-5-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是广谱杀虫剂,主要防治多种作 物的鳞翅目害虫,对其他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其作用机理是激活鱼尼丁受体, 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贮存的钙,引起肌肉调节衰弱、麻痹,直至害虫死 亡。作用方式为胃毒和接触毒性,胃毒为主要作用方式。氯虫苯甲酰胺可经茎、 叶表面渗透植物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和在木质部移动,所以持久性长、稳 定性好。
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和美国Merck公 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 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阿维菌素是 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是从土壤微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对昆虫 和螨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微弱的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但它对叶片 有很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且残效期长。它不杀卵。其作 用机制与一般杀虫剂不同的是它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r-氨基丁酸, 而r-氨基丁酸对节肢动物的神经传导有抑制作用,螨类成、若螨和昆虫与 幼虫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 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它的致死作用较慢。但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虽有 直接杀伤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对根节线虫作 用明显。
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成本比较大;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下降, 持久性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成本低、防治 稻纵卷叶螟效果好,且速效性、持久性较好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 药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 比的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2-10%,阿维菌素0.4-6.0%。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 比的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3-8.0%,阿维菌素0.5-5.0%。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 比的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6-6.0%,阿维菌素0.6-4.0%。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 比的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9-4.0%,阿维菌素0.7-3.0%。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重量百分 比的组份:氯虫苯甲酰胺0.3-1.5%,阿维菌素0.5-2.0%。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均为已知物质,且均由浙江升华拜克生物 股份公司提供。
所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按现有常规技术可制成乳油,即 原药中加入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也可制成水乳油,即原药加入有机溶剂、助溶 剂、湿润剂、扩散剂、乳化剂和水等。
本发明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上述的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复配农药,共毒系数达102-212,防治稻纵 卷叶螟效果好,防治效果95-100%,速效性和持久性好,药后10天,其防治效 果也能达到90%以上,且使用成本低,比单用氯虫苯甲酰胺降低20%-30%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3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