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2712.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凯翔;李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英谷桥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3/00;C08K3/08;C08K3/06;C08K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滑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建材,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滑动材料。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对滑动材料最基本的要求体现在承压能力、滑动系数、密度等方面,以满足滑动材料以及应用该滑动材料的支座对应的耐磨、耐压、抗腐蚀、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要求。
现有的滑动材料承压能力相对较低,密度较大,从而造成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承压能力不能达到建筑设计要求;二是密度大,原材料消耗大,造成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具有承压能力强,密度小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等生产工艺,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包括聚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材料中添加有一种填充料,所述填充料含有:12-15%的B,20-25%的O,2-4%的S,1-3%的Cu,0.5-2%的Zn,50-55%的Mo,4-6%的Pb;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上表面压制有储油槽。
通过添加所述填充料,增加承压能力,并在增加了承压能力的基础上减小密度。从而减少原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选择聚乙烯原料;
(2)混料:加入填充料进行充分混合、过筛,所述填充料含有:12-15%的B,20-25%的O,2-4%的S,1-3%的Cu,0.5-2%的Zn,50-55%的Mo,4-6%的Pb;
(3)计量:根据产品板所需要重量,均匀铺料刮平并放入模具类内;
(4)预成型:采用压机和适当压力,对放入模具内的原料充分排气,形成预成型板;
(5)烧结:将所述预成型板进行烧结,温度范围为250-300℃;
(6)压制和冷却:将(5)烧结好的板放入压机内进行压制,达到规定压力后,冷却,出模;
(7)压制储油槽:在加热炉内对(6)中形成的板加热,温度在120-130℃,恒温保持6-8小时,放置于带有储油槽压制板上压制出储油槽;
(8)拉毛处理:采用拉毛机器,对(7)压制好储油槽的板背面进行拉毛处理;
(9)修边、检验:对(8)生产出来的板进行修整和检验。
步骤(1)中,根据建筑工程需要选择聚乙烯原料,对于聚乙烯原料的具体选择,在建筑工程中根据工程需要有相关标准,因此不做详述。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等生产工艺,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1,是主要由聚乙烯材料构成的板体,聚乙烯材料中添加有一种填充料。该填充料含有:12-15%的B,20-25%的O,2-4%的S,1-3%的Cu,0.5-2%的Zn,50-55%的Mo,4-6%的Pb。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上表面压制有储油槽2。通过添加所述填充料,增加承压能力,并在增加了承压能力的基础上减小密度。从而减少原料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选料:选用合适的聚乙烯原料。步骤(1)中,根据建筑工程需要选择聚乙烯原料,对于聚乙烯原料的具体选择,在建筑工程中根据工程需要有相关标准,因此不做详述。
(2)混料:加入填充料进行充分混合、过筛,所述填充料含有:12-15%的B,20-25%的O,2-4%的S,1-3%的Cu,0.5-2%的Zn,50-55%的Mo,4-6%的Pb。
(3)计量:根据产品板所需要重量,均匀铺料刮平并放入模具类内。
(4)预成型:采用压机和适当压力,对放入模具内的原料充分排气,形成预成型板。
(5)烧结:将所述预成型板进行烧结,温度范围为250-300℃。
(6)压制和冷却:将(5)烧结好的板放入压机内进行压制,达到规定压力后,冷却,出模。
(7)压制储油槽:在加热炉内对(6)中形成的板加热,温度在120-130℃,恒温保持6-8小时,放置于带有储油槽压制板上压制出储油槽。
(8)拉毛处理:采用拉毛机器,对(7)压制好储油槽的板背面进行拉毛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英谷桥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英谷桥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