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2625.0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5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张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22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珩磨机 伺服 进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珩磨机主要用于精密零件内孔的精加工、超精加工。工件在珩磨过程中,采用专用的珩磨油冷却,变形很小,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而珩磨是高效加工精密内孔、长孔的重要工艺手段。由于珩磨加工时工件与珩磨头作相对往复和旋转运动,使工件被加工表面具有交叉网纹,有利于润滑油膜的保持,且消除研磨后的嵌砂现象,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液压件企业。
在一些内孔的珩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用粒度较粗的珩磨条磨出深沟槽网纹内表面,再用粒度较细的珩磨条磨掉深沟槽网纹表面的尖峰,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这就需要珩磨机具有双进给机构。目前,在珩磨加工中多采用液压双进给形式或液压加伺服的复合双进给形式,由于受机床机构所限及其运动的特殊性,上述的进给形式都离不开定压方式的液压进给机构,导致加工中的尺寸控制及直线度控制只能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很难有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其解决双级进给珩磨头的精确控制,实现双级定量进给,进一步提高珩磨的进给精度、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包括机架箱体、设置于机架箱体上中空结构的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主轴电机,还包括固定设于机架箱体上的粗珩磨伺服电机和精珩磨伺服电机、于主轴内沿主轴轴向设置的粗涨顶杆;所述粗珩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一花键轴的上端相固接,所述花键轴的下端与一花键螺母螺接配合,所述花键螺母的内端与粗涨顶杆的上端相连接,外部套设配合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与机架箱体相固接,花键螺母于第一固定套内沿轴向配合滑动并顶推粗涨顶杆,所述粗涨顶杆的前半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精珩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为滚动丝杠,所述滚动丝杠上螺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滚动丝杠配合并沿滚动丝杠轴向滑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外固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下端通过销与一精涨顶杆相连接,所述精涨顶杆于粗涨顶杆的中空部分内沿粗涨顶杆轴向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珩磨机的双级伺服进给机构,包括机架箱体、设置于机架箱体上中空结构的主轴,驱动主轴旋转的主轴电机,还包括固定设于机架箱体上的粗珩磨伺服电机和精珩磨伺服电机、于主轴内沿主轴轴向设置的粗涨顶杆;所述粗珩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一花键轴的上端相固接,所述花键轴的下端与一花键螺母螺接配合,所述花键螺母的内端与粗涨顶杆的上端相连接,外部套设配合有第一固定套,第一固定套与机架箱体相固接,花键螺母于第一固定套内沿轴向配合滑动并顶推粗涨顶杆,所述粗涨顶杆的前半部分为中空结构;所述精珩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为滚动丝杠,所述滚动丝杠上螺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滚动丝杠配合并沿滚动丝杠轴向滑动,所述主轴上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外固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下端通过销与一精涨顶杆相连接,所述精涨顶杆于粗涨顶杆的中空部分内沿粗涨顶杆轴向设置;所述花键螺母上端外侧设有一限位键,该限位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限制花键螺母转动;所述花键螺母的下端设有一端盖,端盖与花键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花键螺母与粗涨顶杆通过深沟轴承连接,深沟轴承外侧抵在端盖内侧上,内侧抵在粗涨顶杆于该侧的轴肩上,深沟轴承的内圈套设固定在粗涨顶杆的外周,外圈与花键螺母的内孔相固定,所述粗涨顶杆上还固定套设有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一侧与花键螺母于该侧的台阶面相抵,另一侧与粗涨顶杆于该侧的轴肩相抵;所述精珩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设于机架箱体上的滚动丝杠上端相固接;所述滚动丝杠下端套设配合有第二固定套,滚动丝杠与第二固定套通过深沟轴承连接;所述主轴的两端套设配合有第三固定套和第四固定套,主轴上端与第三固定套通过深沟轴承连接,主轴下端与第四固定套通过两个角接触轴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第三固定套、第四固定套外端部的圆环径向均向外延伸有突边,所述突边螺接固定于机架箱体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以两个伺服电机作为粗精珩磨的进给驱动装置,伺服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经过传动机构转化为粗涨顶杆和精涨顶杆的轴向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双进给珩磨头的定量精确控制,使得粗珩磨去除余量,精珩磨抛光修整,进一步提高了珩磨的进给精度、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2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千斤顶的轮子结构
- 下一篇:靶材组件的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