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IPv6地址构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1615.5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包丛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pv4 地址 端口 ipv6 构造 方法 | ||
1.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IPv6地址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包含端口信息的48位的扩展IPv4地址,在保持IPv6第71位u-bit的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该48位扩展IPv4地址可以在跳过64至71位的情况下,分段嵌入到IPv6地址中,因此任意一个复用端口的IPv4地址可以用不同的IPv6地址表示,并且这些IPv6地址包含所允许的端口范围,因此能够使多个计算机在无状态的模式下共享单个IPv4地址,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的短缺问题,促进互联网从IPv4向IPv6的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IPv6地址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R台计算机(R必须为2的整数次方)共享一个IPv4地址时,采用余数的方法定义第i个计算机能够使用的端口P,其公式为i=P%R,其中%为模运算符;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IPv6地址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16位2进制编码,规定计算机可以使用的传输层端口范围,其中最高位的4bit表示复用比参数,其余的12bit表示标识偏置值,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扩展的IPv4地址表示方法,a.b.c.d.e.f,其中a.b.c.d为原有IPv4地址,e.f为端口复用编码方法,具体描述如下:
(1)当复用比为1时,e.f的范围为0.0,使用同一个IPv4地址的计算机可以支持65,536个并发通信进程,这是非共享IPv4地址的情况;
(2)当复用比为2时,e.f的范围为16.0到16.1,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2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32,786个并发通信进程;
(3)当复用比为4时,e.f的范围为32.0到32.3,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4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16,384个并发通信进程;
(4)当复用比为8时,e.f的范围为48.0到48.7,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8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8,192个并发通信进程;
(5)当复用比为16时,e.f的范围为64.0到64.1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16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4,096个并发通信进程;
(6)当复用比为32时,e.f的范围为80.0到80.31,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32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2,048个并发通信进程;
(7)当复用比为64时,e.f的范围为96.0到96.63,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64台计算机每v均可以支持1,024个并发通信进程;
(8)当复用比为128时,e.f的范围为112.0到112.127,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128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512个并发通信进程;
(9)当复用比为256时,e.f的范围为128.0到128.25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256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256个并发通信进程;
(10)当复用比为512时,e.f的范围为144.0到144.255和145.0到145.25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512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128个并发通信进程;
(11)当复用比为1,024时,e.f的范围为160.0到160.255、161.0到161.255、和163.0到163.25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1024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64个并发通信进程;
(12)当复用比为2,048时,e.f的范围为176.0到176.255、177.0到177.255、和183.0到183.25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2048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32个并发通信进程;
(13)当复用比为4,096时,e.f的范围为192.0到192.255、193.0到193.255、和207.0到207.255、共享同一个IPv4地址的4096台计算机每台均可以支持32个并发通信进程;
因此,扩展的IPv4地址表示方法用以小数点分开的6段10进制数字来表示IPv4地址,其中前4段与现有的IPv4地址表示方法一致,后2段为上述共16位表示分为2个8位2进制的10进制表示方法,因此可以唯一地描述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IPv4地址和端口复用的IPv6地址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扩展的前缀长度来定义该IPv4地址为多个计算机共享的程度,表示方法为
a.b.c.d/p
其中p的计算方法为(32+复用比),其范围为32-44,32表示1台计算机使用该IPv4地址,33表示2台计算机共享使用该IPv4地址,34表示4台计算机共享使用该IPv4地址,...,44表示4,096台计算机共享使用该IPv4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61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