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01579.2 | 申请日: | 201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2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宫长荣;陈江华;吴洪田;刘建利;周义和;王胜雷;刘小伟;崔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密集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烤烟用加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烤烟设备不仅燃煤不能充分燃烧,而且热量不能被充分利用,为了能提高烤烟设备的热效率,节约能源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17320.0的“密集型环保节能烤烟装置”中披露了一种增加了发热面积,又将不完全燃烧的热烟气重新送入炉体尾部,既吸收了排放温度,又帮助燃烧室助燃,补充散热管的热量,使煤能充分燃烧,不冒黑烟的烤烟装置,这种装置提高了热效率。但是这种密集型环保节能烤烟装置换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温度控制精度高,高效节能的一种密集烤房的加热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密集烤房的加热器,包括加热炉和换热器,炉体上开设炉门框口,其上置有炉门,炉体内有炉排,在炉排上部的炉体内壁上置有耐火材料内衬,炉体上部为炉顶封头,炉体下部为灰坑,灰坑壁一侧设置有鼓风口,此处设置有正压助燃风机,炉体下部的灰坑上设置有灰坑门,炉顶封头上置有炉顶散热片;炉体外壁上设有负压燃烧时二次进风通道;换热器由左右两个火箱和位于两个火箱之间并与它们相连通的换热管所组成,在左火箱的左端壁上有左清灰口和烟囱接口,左清灰口上装有左清灰门,在右火箱右端壁上装有右清灰口,其上装有右清灰门;炉顶封头上装有支撑架,和与炉体内腔相通的烟气通道,烟气通道的外壁上设有翅片;支撑架支撑在换热器的左火箱下边,换热器的右火箱通过烟气通道与炉体内腔相连通;横向烟囱的一端装在烟囱接口处,使热换热管与横向烟囱相连通,横向烟囱的另一端与竖向烟囱相连通,该端还开有负压助燃进风口,负压助燃进风口处装有负压助燃风机。
所述的加热炉的炉体是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或长方体形中的任意一种,炉体上部装有一周炉体散热片,炉体内壁上置有耐火材料内衬的高度为炉体高度的1/3-2/5,炉体上的炉门和灰坑门的门内壁与门外壁是扣合在一起的,门内壁与门外壁之间置有耐火材料,门内侧周围镶有石棉绳。
所述的耐火材料内衬是由带弧度的耐火砖组成,靠炉门的耐火砖有一端的厚度为耐火砖其他部位厚度的1/2,该端远离炉门;其他的耐火砖的两端的厚度均为耐火砖其他部位厚度的1/2,相邻两块耐火砖的端部重合在一起。
所述的换热器中左右两个火箱的内壁上均有上下三层与火箱腔体相通的孔,且左右两个火箱内壁上的孔大小相同,位置相对应;内壁上的孔从上向下数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均水平均匀排列三个,第三层水平均匀排列四个,第一层和第二层孔的径向中心线相重合;第三层孔的径向中心线与第一、第二层孔的径向中心线错位排列;右火箱腔体内在第一层与第二层孔之间设置有烟气隔板,在左火箱腔体内在第二层与第三层孔之间设置有烟气隔板;左火箱内壁与右火箱内壁上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孔之间均固装一条换热管;换热管上设置有散热翅片。
所述的换热器中的换热管为钢质圆管;所述的左清灰门位于左火箱左端壁的下部,左火箱左端壁的上部开有安装横向烟囱的烟囱口。
所述的横向烟囱的另一端有与竖向烟囱相连通的连通口,连通口上固装有连接法兰,竖向烟囱通过连接法兰装配在横向烟囱上,并通过连通口与横向烟囱相连通;横向烟囱另一端的端部安装有烟囱清灰门。
本发明中的加热器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它的自然对流换热效率达到44%以上,通风换热效率达到47%以上;由于该设备具有清灰装置减少了散热管上的积灰,并且具有正压和负压两种助燃风机,和恰当的烟囱设计,因此该加热器较现有的加热器换热效果好,并且提高了温度控制的精确度。该加热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征,其效率达到65-70%。如若加热器采用耐酸钢,它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示图;
图3是图1中耐火材料内衬的Q-Q的截面图;
图4是换热器中的右火箱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换热器中的左火箱的右视示意图;
图6是换热器中的左火箱的左视示意图;
图7是换热器中的右火箱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厌氧生物滤池-太阳能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信克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