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圆角淬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01095.8 | 申请日: | 2010-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30 | 分类号: | C21D9/3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陆梦云 |
地址: | 541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淬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具体是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圆角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其主要损坏形式为疲劳断裂和轴颈的磨损,因此,提高曲轴使用性能的目标就是提高其疲劳强度和耐磨性。采用曲轴圆角感应淬火强化工艺,可显著提高疲劳强度,是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延长曲轴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在各种热处理技术和表面强化技术长足发展的今天,圆角感应淬火强化仍然是目前曲轴(特别是大功率发动机或增压发动机曲轴)首选的强化技术。
现有的汽车发动机曲轴的圆角淬火方法存在问题:1、淬火层深度检测、控制主要是采用金相法进行的,对取样检测部位规定的不太严格,因而对曲轴各部位的硬度梯度及硬化层均匀性控制不太理想;2、由于控制方法不完善,因而在淬火后存在一定比例变形超差曲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轴圆角淬火方法,以获得均匀合理的硬化层形状,并控制曲轴淬火后的跳动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曲轴圆角淬火层深度检测的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针对问题进行了改进:1、用硬度法按0.5mm梯度进行检测,对取样、检测部位进行明确要求,通过采取控制感应器间隙匹配、连杆变功率幅度和位置调节、工艺参数优化等措施,保证加热中侧面、圆角与轴颈各部的温度场均匀,获得均匀合理的硬化层形状。2、通过分析变形规律,在淬火顺序设计、变功率控制、工艺参数优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控制,曲轴淬火后的跳动量得到完全控制。
本发明的曲轴圆角淬火方法,采用TQK-1A曲轴淬火机床,加热电源为200Kw晶体管固态(IGBT)中频感应电源,曲拐内外侧功率调节差为20~40%,淬火顺序为4连→3连→2连→5连→6连→1连→4主→3主→2主→5主→6主→7主→1主,淬火介质浓度8-10%、温度15-28℃,淬火后进行210℃、2小时回火处理。
曲轴淬火工艺参数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未经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010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