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锡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032404.0 | 申请日: | 2010-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岩松;刘祉阳;邹宇;李卢纳;刘祉玉;陈祝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祉阳 |
| 主分类号: | B23K3/00 | 分类号: | B23K3/00;B23K3/06;B23K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23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一、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锡焊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锡焊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锡焊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诸多电子行业,如:设备封装、电 子零件、电路板制作等,它们通常所用到的焊接材料为焊锡。随着电 子技术的发展,锡焊技术电路板已深入现今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可谓 无处不在,但凡涉及到的电子产品,如电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 (PDA)、音箱、电话等,都会应用到电路,有电路就存在着焊接。电 路板,电子原件,都存在接各式各样的焊接,其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的 复杂,现今最传统焊锡技术主要以手工焊锡为主,该技术只通过实际 训练才能掌握,并要时间久的操作员工才能焊接稳定,该方式存在加 工时间长、焊点不规范、加工程序繁琐及需要有熟练经验的操作人员 等缺点。日本Apollo Seiko株式会社研制出阿波罗自动焊锡机,将 传统手工技术改为自动化生产,其方式在于将送丝这一过程机械化, 利用齿轮送丝,以三维机器人为体,将锡丝送入烙铁头部份,加热, 点于工件表现,其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烙铁头为易耗材料和 锡丝的成本很高,而且焊点的大小及锡量精确度不好,出锡温度不够 稳定,维修成本较高。电子零件插置于电路板后,以传送机构带动电 路板朝一预定方向前进,同时镀锡装置,加焊(reflow)设备、波焊 (wave soldering)炉、焊锡炉等将熔后的液态锡以层状脉波溢流的方 式,冲击外露出的电路板,底侧的电子零件的接脚,使液态锡附着在 接脚上,冷凝后的接脚处将形成固态的金属锡,以将电子零件固定于 电路板上,以上作业流程既为过免炉的粘锡作业。该方式虽然有效提 高生产率,节省成本,等好处,但其主要针对大型集成电路版,小型 或是不能受热部件,无法灵活操作,锡浪费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设计制造改变传统烙铁与 锡炉的焊接方式,是两种焊接方式结合为一体的综合创新,主要是以 锡筒为载体利用发热芯对锡筒进行分断式加热,将锡熔解并用气体做 为动力源通过气体挤压方式将锡涂于零件焊接点,并且焊锡焊点大 小、出锡量可精确控制,规格化生产,焊接质量高,减轻劳动力,使 用方便,造价低,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节省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耗 材成本(烙铁头),有效的减少氧化及有害气体排放,节能环保的一 种锡焊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一种锡焊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 烙铁部分和锡炉溶锡部分组成,即将电烙铁部分和锡炉溶锡部分设计 为一体的整体结构,如图1、4、11、12所示。
上述将电烙铁部分和锡炉溶锡部分设计为一体的整体结构的一 种锡焊装置,具有一个内、外壳体13和12及它们之间设置的隔热保 温层11和发热圈8和9以及内壳体13上部设置的进口4,内壳体13 从上到下依次为入锡口3、气体室5、熔锡贮藏室6和7、出锡口10, 其中,入锡口3通过密封圈2和密封盖1密封,如图1、4、11、12 所示。
所说的内、外壳体13和12之间设置的发热圈8和9分别为恒温 发热圈8和高温发热圈9,相对应的内壳体13内的熔锡贮藏室6和7 分别为恒温熔锡贮藏室6和高温熔锡贮藏室7,如图1、4所示,这 种内壳体13的结构为一体式(或者称为整体式)结构,将气体室5、 恒温熔锡贮藏室6、高温熔锡贮藏室7、出锡口10连在一起,其特点 在于一体式结构无连接处,不用密封,可以有效的达到密封性能,其 缺点是不方便更改出锡口10,同时这里给出的内、外壳体13和12 是圆形(或者称为圆柱体形状)的并且是缩口的,根据不同的安装方 式其圆柱体形状可改为长方体、锥体、多面柱体等,即内、外壳体 13和12除了是圆形(或者圆柱体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包括三角形、方形、矩形,或者其它各种多边形等,还有内、外壳体 13和12的下部是缩口的,也可以是不缩口的,主要是根据具体的使 用要求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祉阳,未经刘祉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32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质内角膜插入件
- 下一篇:用于处理生理信号的处理装置、处理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