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送机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3190.4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平;徐建臣;江治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15/30;B65G15/60;B65G23/06;B65G4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机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机台,且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传送带的传送机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平面显示技术的进步,加上平面显示装置具有厚度薄、重量轻、耗电量低等优点,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已逐渐被平面显示装置取代。
目前常见的平面显示装置有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显示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及电泳显示装置等。这些平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在制作时通常是将多个显示面板制作于同一基板上,接着再切割基板以分离这些显示面板。在进行切割工艺时,通常会用传送机台来传送基板以及从基板切割出的显示面板。
图1与图2为现有一种传送机台用于传送不同排列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1,现有传送机台100包括多条传送带110,且这些传送带110的承载面112是位于同一水平面。传送带110用于沿着Z轴传送从基板50切割分离出的多个显示面板52。由于这些显示面板52的排列方式是非紧密排列(即相邻显示面板52之间留有间隙),所以基板50切割后的多余料件54会自然掉落。
然而,由于显示面板52是非紧密排列,基板50切割后会产生较多的多余料件54,所以较浪费生产成本。如图2所示,为了改善此问题,现有技术是将这些显示面板52紧密排列(即相邻显示面板52之间没有间隙)。然而,当基板50’切割后,由于这些显示面板52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以相邻的显示面板52在传送的过程中会彼此摩擦,造成显示面板52的线路刮伤,进而降低显示面板52的生产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送机台,以避免物体在传送的 过程中受损。
为实现上述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传送机台,其包括多条传送带。这些传送带设置于底面上方,且平行排列。每一传送带的承载侧与底面相隔预定距离,且这些传送带的承载侧与底面之间的预定距离不完全相同,其中,位于该些传送带的该些承载侧的物体沿同一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送机台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多个支撑结构,其中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平行排列。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轮,而第二转轴上设有对应第一转轮的多个第二转轮。每一传送带装设于相对应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支撑结构位于底面上方且设置于每一相对应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之间。每一支撑结构具有相对的支撑面与底端,支撑面用以支撑相对应的传送带的承载侧的相反侧,且支撑结构的高度不完全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送带大致垂直于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结构区分为多组,每一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结构。同一组的支撑结构的高度相同,且相邻两组的支撑结构的高度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结构分别包括支撑架。至少部分支撑结构更分别包括垫块,配置于支撑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高度相同,而垫块的高度不完全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架的高度不完全相同,而垫块的高度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支撑架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以及连接于该两个侧壁的顶壁。垫块配置于顶壁,而位于顶壁下方的部分传送带位于侧壁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送机台还包括两个承靠座。此两个承靠座设置于底面上,且分别配置于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下方。每一支撑结构的底端承靠于承靠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传送带包括齿型时规传送带,而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包括齿型转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转轴为主动转轴,而第二转轴为从动转轴。
本发明的传送机台中,由于传送带的承载侧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所以可使相邻的物体位于不同的高度,进而避免相邻的物体于传送的过程中彼此摩擦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是现有一种传送机台用于传送不同排列方式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传送机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传送机台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3的传送机台用于传送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传送机台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3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棒料输送装置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