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010002854.5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2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出水良光;长谷川正胜;播户志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H13/14 | 分类号: | D01H13/1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黄剑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落纱计时器报告卷装满管的纤维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落纱计时器报告卷装满管的纤维机械,我们知道操作者人工 进行卷装落纱作业的拉伸假捻机。拉伸假捻机在用加工单元将纱线假捻加 工后,用卷绕单元卷绕纱线形成卷装。当卷装满管时,落纱计时器进行报 告,接受到报告的操作者人工进行落纱作业。落纱计时器通过卷绕时间来 测量纱线的卷绕量,当经过预定的卷绕时间(例如8小时)时,判定为卷 装满管,使落纱灯点亮预定的落纱时间(例如30秒),报告卷装满管。
拉伸假捻机在加工单元与卷绕单元之间设置有检测纱线状态量的检测 单元。纱线的状态量例如为纱线的张力或介电常数等。纱线的状态量为有 关卷绕纱线而形成的卷装的品质的数据。根据纱线的状态量也进行卷装品 质的分级等。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根据纱线的状态量进行卷装的分级、用 灯等显示器报告卷装的级别的技术。以下将纱线的状态量、卷装的等级等 数据称为品质管理数据。
我们还知道不仅像专利文献1那样用灯等向操作者报告品质管理数据, 而且还将品质管理数据和卷装对应起来进行存储的技术。这里对操作者人 工进行卷装落纱作业的纤维机械中、将品质管理数据与卷装对应起来的现 有技术进行说明。
图6表示了现有技术的落纱计时器、操作者实际的作业状况以及数据 管理单元之间的关系的时间图。
如图6所示,落纱计时器在经过了预定的进行卷装卷绕的卷绕时间后、 在预定的落纱时间报告卷装已满管。例如,依次测量第n1号的卷绕时间、 第n1号的落纱时间、第n2号的卷绕时间、第n2号的落纱时间、第n3号 的卷绕时间、第n3号的落纱时间、第n4号的卷绕时间、……,在各落纱 时间使落纱灯点亮,报告卷装的满管。
数据管理单元中品质管理数据与落纱计时器的各卷绕时间相对应存 储。因此,如图6所示,存储品质管理数据的各数据存储时间与落纱计时 器的各卷绕时间一致。即,第n1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与落纱计时器的第n1 号的卷绕时间一致,第n2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与落纱计时器的第n2号的卷 绕时间一致,第n3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与落纱计时器的第n3号的卷绕时间 一致,第n4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与落纱计时器的第n4号的卷绕时间一致。
由此,在第n1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中存储的品质管理数据与第n1号的 卷绕时间中卷绕的卷装的品质管理数据相对应,在第n2号的数据存储时间 中存储的品质管理数据与第n2号的卷绕时间中卷绕的卷装的品质管理数据 相对应,在第n3号的数据存储时间中检测到的品质管理数据与第n3号的 卷绕时间中卷绕的卷装的品质管理数据相对应,在第n4号的数据存储时间 中检测到的品质管理数据与第n4号的卷绕时间中卷绕的卷装的品质管理数 据相对应。并且,落纱计时器的各落纱时间中的停止存储时间为不进行品 质管理数据的存储,为区分开此前的数据存储时间中存储的品质管理数据 与下一个数据存储时间中存储的品质管理数据用的时间。
另一方面,由于落纱作业由接受到落纱计时器发出的报告的操作者进 行,因此原则上在落纱时间中进行落纱作业,但有时也不在落纱时间中进 行而推迟到卷绕时间中。如图6所示,第n1号的落纱时间中进行第n1号 卷装的落纱作业,第n2号的落纱时间中进行第n2号卷装的落纱作业,但 在第n3号的落纱时间中不进行第n3号卷装的落纱作业,第n3号卷装的落 纱作业推迟到第n4号的卷绕时间中进行。
由于在第n1号的卷绕时间中只进行第n1号卷装的卷绕、在第n1号的 存储数据时间中只存储第n1号卷装的品质管理数据,因此对于第n1号卷 装,能够使品质管理数据与卷装相对应。同样,在第n2号的卷绕时间中只 进行第n2号卷装的卷绕、在第n2号的存储数据时间中只存储第n2号卷装 的品质管理数据,因此对于第n2号卷装,也能够使品质管理数据与卷装相 对应。即,只要是操作者根据落纱计时器进行的满管报告在落纱时间中进 行落纱作业,即使是现有技术也能够使品质管理数据与卷装相对应。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18874号公报
但是,在操作者手动进行卷装落纱作业的纤维机械中,即使落纱计时 器报告了卷装满管,也有可能没在落纱时间中进行落纱作业。这是由以下 原因引起的:在人数较少的操作者负责多台纤维机械、多个卷装同时达到 满管的情况下,不能在落纱时间中完成所有的落纱作业;或者为了维修产 生故障的纤维机械,耽误了其他纤维机械的落纱作业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28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