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大口径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000058.8 | 申请日: | 201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寿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寿山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53/56;B29C53/80;B29C53/84;B29C47/12;B29C47/02;B29C47/0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口径 塑料 缠绕 结构 管材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管材生产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高强度大口径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由于自身的优点,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日益广泛应用。但是塑料由于自身强度的限制,传统的加热塑化一次挤出设备在生产700mm以上大口径的管材时,不但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而且极大增加了技术上的难度。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生产大口径管材的生产设备,虽说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大口径问题,但是由于其生产工艺、设备的限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例如:煤矿、煤粉、化工等,无法兼顾大口径和高强度的要求,更是无法实现对管材的特殊属性要求的处理,例如:对管材阻燃、抗静电等要求,使其在市场的推广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上述技术瓶颈,突破上述限制,提出一种高强度大口径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设备。该设备既能很好地兼顾特殊领域对管材大口径和高强度的要求,又能符合特殊领域对管材属性的要求,而且由于其采用了新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管材米重降低到传统管材米重的50%左右,不仅使生产成本下降40%以上,而且能提高管材强度40%以上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强度大口径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设备,包括前挤出装置、定径箱、冷却水箱、前加热装置、以及缠绕粘合成型装置,所述的前挤出装置经定径箱、冷却水箱、前加热装置与缠绕粘合成型装置依次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缠绕粘合成型装置包括箱体、缠绕大盘、缠绕辊、后加热装置、后挤出装置、压辊、喷淋水冷却装置、减速机、减速机链条、切割机、成品管支撑架;所述的缠绕大盘安装在箱体上,缠绕辊安装在缠绕大盘上,在缠绕大盘的上方安装有后挤出装置;后加热装置为至少一个加热枪,加热枪位于后挤出装置的机头前50厘米范围内;在后挤出装置机头的正后面装有压辊;压辊正下方装设有喷淋水冷却装置;减速机与电动机相联接,减速机的链条连接缠绕辊并驱动缠绕辊转动;在缠绕辊的横向位置设有切割机和成品管支撑架。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前挤出装置为一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也为一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的挤出机为双口模机头,前模口为柱状,后模口为带状。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前挤出装置为一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为两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的第一级挤出机的模口为柱状,第二级挤出机的模口为带状。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前挤出装置为两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为一级挤出装置;前挤出装置的第二级挤出机的机头为复合模具,该第二级挤出机设置于第一级挤出机模具的模头至定径箱的出口之间,或者设置于冷却箱的出口至后挤出装置机头之间;该复合模具局部或全部包覆第一级挤出机挤出的挤出型材,或者使该复合模具的挤出流道与第一级挤出机模具的挤出流道的外侧面的局部或外侧面的全部相连;后挤出装置的挤出机为双口模机头,前模口为柱状,后模口为带状。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前挤出装置为两级挤出装置,后挤出装置为两级挤出装置;该挤出机设置于第一级挤出机模具的模头至定径箱的出口之间,或者设置于冷却箱的出口至后挤出装置机头之间;该复合模具局部或全部包覆第一级挤出机挤出的挤出型材,或者使该复合模具的挤出流道与第一级挤出机模具的挤出流道的外侧面的局部或外侧面的全部相连;后挤出装置的第一级挤出机模口为柱状,第二级挤出机模口为带状。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的前加热装置为筒式或箱式加热器。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增强材料添加复合装置。
上述的生产设备,其中,增强材料添加复合装置包括供料装置、拉紧装置、调直装置、增强复合模具四部分组成;所述的供料装置、拉紧装置、调直装置以及增强复合模具依次顺序连接。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寿山,未经李寿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000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级曲轴扭转减振器装置
- 下一篇:用于生产三色长结子的自动花式捻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