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向神经组织提供流体流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2721.1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4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拉里·斯温;迈克尔·曼畏林;布莱登·梁;道格拉斯·科内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M37/00;A61M31/00;A61L27/58;A61L27/24;A61L27/54;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神经 组织 提供 流体 系统 | ||
1.一种用于向在神经的组织部位处的缺陷提供减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神经导管,其具有大体上管状的形状且具有壁,所述壁包括腔壁,所述腔壁围绕所述组织部位从而将流体容纳在所述组织部位和所述腔壁之间的腔空间内;以及
歧管,其具有多孔的主体和连接器用于接收减压,且被定位在邻近所述组织部位的所述腔空间内以向所述缺陷分布所述减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缺陷是分开的神经、部分分开的神经、受挤压的神经或退化的神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被定位在所述神经的相对于所述组织部位的远端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向所述神经的相对于所述组织部位的远端侧提供减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主要由生物惰性材料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主要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的一部分包括促进组织生长的支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架由泡沫或凝胶材料形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架是选自纤维蛋白或胶原的生物材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支架材料包括生物活性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生物活性剂是抗生素、抗体和生长因子中的至少一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生物活性剂是生长激素(GH)、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分散因子(HGF/SF)、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神经生长因子(NGF)。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的形状是基本上圆柱形的,且其纵轴大致轴向地延伸穿过所述腔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缺陷是分开的神经,所述分开的神经具有分开的端部,且所述歧管被定位在所述分开的端部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具有端面,所述歧管还包括至少一个歧管棒,所述歧管棒具有流体地耦合至所述歧管的所述端面中的一个的第一端和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腔空间内的第二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包括仅从一个端面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主要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包括促进组织生长的支架。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是管状的形状,且具有与所述腔空间流体相通的多孔壁。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具有端面,所述歧管还包括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端面之间沿着所述歧管的纵轴延伸。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缺陷是受挤压的神经,所述受挤压的神经延伸穿过所述歧管的所述开口。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还包括至少一个歧管棒,所述歧管棒具有流体耦合至所述歧管的所述端面中的一个的第一端和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到所述腔空间内的第二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歧管包括仅从一个端面延伸的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主要由生物可吸收材料构成。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歧管棒包括促进组织生长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希特许有限公司,未经凯希特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27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