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缩放地改善信号编码方法的质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1036.7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S.尚德尔;P.塞蒂亚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14 | 分类号: | G10L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涛;卢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缩放 改善 信号 编码 方法 质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缩放地改善信号编码方法的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降低所需的数据速率,借助于编码方法对要传输的音频信号进行压缩并且在传输后对其进行解压缩。
例如从ITU-T推荐G.729中已知一种这样的被设置用于在300至3400 Hz频率范围内以8 kbit/s的数据速率传输语音信号的编码方法。
对于具有更高质量的传输,已知50 Hz至7000 Hz的扩展频率范围的传输。例如在ITU-T推荐G.722.EV中描述了为此设置的、所谓的宽带语音编解码器。
该方法使用所谓的Subband-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SB-ADPCM,子带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来进行语音信号的编码。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传输的语音信号的质量需要可缩放的编码方法。
可缩放性一方面允许在接收机侧与传统解码方法的向下兼容性并且另一方面提供了简单的可行性:如果传输信道中的数据传输容量有限,则对数据速率和所传输的数据帧的大小进行发射机侧和接收机侧的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在于,说明一种用于可缩放地改善根据子带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原理的编码方法的质量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可缩放地改善根据IT-U推荐G.722的编码方法的质量的方法解决,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在具有取决于扩展范围的重复步骤数量的迭代过程中,逐区段地比较由要编码的输入信号和预测信号确定的数字误差信号与 个不同的参考信号并且由此确定在预给定的误差标准方面具有最小误差信号的参考信号,
分别由等距Dirac脉冲根据
建立参考信号,其中说明第一脉冲与比较区段的开始的间距,说明幅度值,说明两个单个脉冲之间的间距,说明脉冲的数量以及L说明不同电平的数量;
传输关于具有最小误差信号的参考信号的信息。
在此有利的是,作为误差标准根据确定扩展的误差信号以及在比较区段的时间段上根据
确定误差数值并且将该误差数值用于确定最小误差信号。
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也是有利的,其中除了根据IT-U推荐G.722根据子带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原理的传统编码器(ADPCM)以外还设置有用于创建参考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对于扩展的每一级分别具有用于产生参考信号的信号发生器和控制单元。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解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方式。
图1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参考信号的构造,
图2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编解码器的结构,和
图3示例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解码器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参考信号包括N个Dirac脉冲。各个脉冲之间的间距分别是M个采样周期,第一脉冲与比较区段的开始的间距为个采样周期。Dirac脉冲可以具有预给定数量L个幅度值。
参考信号的数学定义如下:
。
现在,通过参数——具有L个不同的值的幅度值和偏移量——的变化,产生具有个不同参考信号的组。
根据图2和3更详细地解释如此获得的参考信号的根据本发明的比较。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编码器的结构性构造,该编码器除了根据IT-U推荐G.722根据子带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原理的传统编码器ADPCM以外还包括用于创建参考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对于扩展的每一级分别具有用于产生参考信号的信号发生器和控制单元。
根据本发明,在一个预给定的时间区段上,即在一个所谓的帧上,比较参考信号与数字误差信号,该数字误差信号在根据IT-U推荐G.722的传统编码方法中从要编码的输入信号和预测信号中确定。
由此,根据得出扩展的误差信号,对此在比较区段的时间段上根据
确定误差数值。
现在,借助于控制单元确定具有最小误差数值的参考信号并且传输关于该信号的信息作为附加信息并且在接收机中使用该信息以解码有用信号。
在此,以下参数已经在实践中证实对于参考信号的构造而言是有价值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1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