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梯设备的现代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44273.0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费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9/00 | 分类号: | B66B1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雄军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梯 设备 现代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液压操控的电梯设备改装成由带有驱动轮的驱动机驱动的电梯设备的现代化方法以及一种现代化的电梯设备,该电梯设备以这种方法制成。本发明特别涉及现代化液压操控的电梯设备的领域,其出于环境保护原因不应继续运行并且应通过驱动轮电梯代替。
背景技术
DE10154171A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设置在电梯竖井中的液压电梯改装成驱动轮电梯的方法。用于现代化的已知的方法涉及液压电梯设备,其尤其在60年代和70年代中大批量地制造,这是因为利用该电梯设备提供了将具有少量楼层的建筑物相对容易地装配电梯设备的可靠的以及相对廉价的可能性。在这种液压设备中在20年或更多年的运行时间以后需要进行根本上的改造与现代化。当然液压电梯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和维护需求并且始终包含一种风险,即液压液体流出,其不允许进入地下水中。因此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可以有益地将液压电梯完全地撤除并且在其位置上安装驱动轮电梯。
从DE10154171A1中公开的现代化方法实现了已有的液压操控的电梯设备的改装,从而可以基本上不变地保留部件、特别是电梯轿厢且因此可以减少改装费用。这里将换向绳轮安装在电梯轿厢上。还将驱动轮驱动单元设置在用于轿厢的空间中。此外安装对重。这样运输绳从电梯竖井上方的固定点向下延伸到对重,从对重又向上延伸到带有驱动轮的驱动轮驱动单元,围绕驱动轮且再次向下延伸到电梯轿厢上的换向绳轮,围绕电梯轿厢的换向绳轮延伸且再次向上延伸到电梯轿厢上方的固定点。
从DE10154171A1中公开的现代化方法的缺点在于,限制了使用可能性。特别是已知的现代化方法仅适用于所谓的背包式(Rucksack)电梯,即适用于电梯轿厢的导向系统设计成能够接纳由于偏心悬挂出现的翻转力矩。已知的现代化方法的重要的缺点还在于,其驱动结构需要电梯竖井的天花板和电梯轿厢的天花板之间的较大间距。这由此获得,在电梯竖井的天花板和电梯轿厢的天花板之间必须相叠地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换向轮、驱动单元以及驱动单元的承载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改装液压操控的电梯设备的现代化方法,该方法能够尽可能广泛地以及节省空间地应用,以及提出一种按照这种现代化方法制造的电梯设备。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根据本发明的现代化方法以及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现代化的电梯设备实现。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的措施实现了在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现代化方法以及在权利要求15中给出的现代化电梯设备的有利改进。
要注意的是,承载装置除了具有承载电梯轿厢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一种功能,即将驱动机的力或力矩传递到电梯轿厢,用以操控电梯轿厢。操控电梯轿厢被理解为特别是提升或沉降电梯轿厢。此外电梯轿厢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导轨引导。作为电梯轿厢在下文中被理解为最初的电梯轿厢,其已经在需现代化的液压电梯设备中存在。
在有利的方式中轿厢承载轮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底面的相对立的位置的区域中并且与电梯轿厢连接,其中,轿厢承载轮基本上位于电梯轿厢的两个相对立的壁部下方并且略微从壁部突出。这由此实现,即轿厢承载轮侧面地部分地从电梯轿厢的底面突出。由此承载装置可以经过电梯轿厢,同时优化了所需的位置。
此外有利的是,承载装置以其第一端部固定在驱动单元的区域中,围绕位于固定点下方的对重的承载轮引导,随后围绕驱动单元的位于上方的驱动轮引导,向下引导直至第一轿厢承载轮并且以90°围绕第一轿厢承载轮换向、水平地在电梯轿厢下方沿底面引导并且在第二轿厢承载轮上以90°向上换向且最后引导到设置在电梯竖井的上部区域中的另一个固定点。该方法步骤(其也可以在相反的顺序中实施)的优点在于,实现可靠的安装,其中,所需的位置鉴于原先存在的液压驱动装置得以优化。因此该现代化方法适用于大量不同设计的、液压操控的电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44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