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QoI抗性真菌病原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29643.3 | 申请日: | 200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1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卡森;卡拉.克利蒂科;威廉.J.欧文;克里斯琴.肖伯特;戴维.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益农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61K31/16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文辉;封新琴 |
地址: | 美国 ***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qoi 抗性 真菌 病原体 方法 | ||
1.一种在植物或种子中控制病原体诱导的疾病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或种子具有受对Qo抑制剂有抗性的病原体的病害的风险,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植物与包含有效量的Qi抑制剂的组合物相接触。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Qi抑制剂选自下组:抗霉素A,抗霉素A的合成模拟物,天然存在的吡啶酰胺UK2A,合成的吡啶酰胺,半合成的吡啶酰胺,前药、外消旋混合物、氧化物、加成盐、金属复合物、非金属/类(metalloid)金属复合物,及其衍生物。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疾病的病原体是真菌病原体。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疾病的病原体是含有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中的突变的真菌病原体。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疾病的病原体是真菌病原体(fungal pathogen),包含选自下组的突变:G143A和F129L。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疾病的病原体是经突变的真菌病原体,选自下组:担子菌、子囊菌和卵菌。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疾病的病原体是经突变的真菌病原体,选自下组:互格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Blumeria graminis、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亦称为Magnaporthe grisea)、小麦叶斑病病原菌(Septoria tritici,也称作禾生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raminicola)、Mycosphaerella fijiensis、Venturia inaequalis、圆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Pyrenophora tritici repentis和葡萄霜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病原体诱导的疾病是小麦叶斑病病原菌。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或种子是小麦。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或种子与约0.1ppm到约2500ppmQi抑制剂相接触。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植物包括叶,且通过喷洒所述叶将所述植物与所述Qi抑制剂相接触。
12.一种在作物中控制病原体诱导的疾病的方法,所述作物包括一种或多种植物,其具有受对Qo抑制剂有抗性的病原体病害的风险,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作物与包含有效量的Qi抑制剂的组合物相接触。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Qo抑制剂。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选自下组的杀真菌剂:腈嘧菌酯(azoxystrobin)、百克敏(pyraclostrob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氧唑菌(epoxiconazole)、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戊唑醇(tebu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环唑醇(cyproconazole)、腈苯唑(fenbuconazole)、啶酰菌胺(boscalid)、吡噻菌胺(penthiopyrad)、bixafen、isopyrazam、sedaxane、fluopyram、溴氟唑菌(thifluzamide)或其组合。
15.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杀虫剂。
16.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除草剂(weed control agent)。
17.一种适用于在作物中控制病原体诱导的疾病的组合物,所述作物包括一种或多种植物,其具有受对Qo抑制剂有抗性的病原体的病害的风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Qo抑制剂和有效量的Qi抑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益农公司,未经陶氏益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96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