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29634.4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天;坂田英郎;中泽瞳;山内昭佳;有马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电解质 盐溶 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和含有该溶剂和电解质盐的非水电解液,还涉及使用该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锂二次电池用的非水电解液的要求特性逐年变严格。作为其中要求特性之一,需要解决确保过充电时的安全性(例如不燃性或耐破坏性等)的问题。
作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知有联苯、环己基苯、甲苯等的化合物作为防过充电剂(专利文献1~10)。
另一方面,为了不降低作为非水电解液的性能而提高不燃性(阻燃性),还提出了添加氟类溶剂(专利文献11~2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04839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14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267966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05/07406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7747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6311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3-132950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4-13426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5-142157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2005-259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平08-037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平09-097627号公报
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平11-026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14:日本特开2000-294281号公报
专利文献15:日本特开2001-052737号公报
专利文献16:日本特开平11-307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17:日本特开平10-112334号公报
专利文献18:国际公开第2006/08800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19:国际公开第2006/10665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0:国际公开第2006/10665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1:国际公开第2006/106657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2:国际公开第2008/007734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电容量、倍率特性和循环特性特别优异的锂二次电池,以及不燃性(安全性)提高的非水电解液用溶剂、使用该溶剂的非水电解液和锂二次电池。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选自含氟醚(IA)、含氟酯(IB)和含氟链状碳酸酯(IC)中的至少一种的氟类溶剂(I)、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含氟芳香族化合物(II)和其它碳酸酯(III)的锂二次电池的电解质盐溶解用溶剂。
作为氟类溶剂(I),从提高安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选自式(IA)所示的含氟醚、式(IB)所示的含氟酯和式(IC)所示的含氟链状碳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式(IA):
Rf1ORf2
式中,Rf1是碳原子数为3~6的含氟烷基,Rf2是碳原子数为2~6的含氟烷基,
式(IB):
Rf3COORf4
式中,Rf3是碳原子数为1~2的可以含有氟原子的烷基,Rf4是碳原子数为1~4的可以含有氟原子的烷基,Rf3和Rf4至少一方为含氟烷基,
式(IC):
Rf5OCOORf6
式中,Rf5是碳原子数为1~4的含氟烷基,Rf6是碳原子数为1~4的可以含有氟原子的烷基。
另外,作为其它碳酸酯(III),从倍率特性和循环特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环状碳酸酯(IIIA)和非氟链状碳酸酯(IIIB)。
作为环状碳酸酯(IIIA),从循环特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4-氟-1,3-二氧戊环-2酮的一种或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9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线的静电防护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远程路灯智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