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纸浆板的冷却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21787.4 | 申请日: | 2009-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6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M·卡尔松;K·桑德布拉德;P·霍尔姆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C9/18 | 分类号: | D21C9/18;D21F5/18;F26B13/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纸浆 冷却 | ||
1.一种桨板烘缸,其可被操作用于根据气托板(2)的原理用热空气烘干纸浆板(2),并且其包括具有长度(L)的冷却区(10),板(2)沿着长度(L)行进。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区(10)包括多个冷却鼓风箱(18、20)和至少一个液体供应装置(22、24);所述冷却鼓风箱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分布,并且可被操作用于向板(2)吹冷却空气;所述至少一个液体供应装置可被操作用于在所述冷却区(10)内将冷却液直接地供应在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述液体供应装置(22、24)被设置在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L)的25%-80%的位置处,如从冷却区(10)的起点(B)所看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喷嘴(22、2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述冷却区(10)包括位于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液体供应装置(22、24),所述至少两个液体供应装置(22、24)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的25%-80%的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有的所述不同位置都位于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L)的25%-80%的地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述液体供应装置包括可被操作用于冷却板(2)的上表面的上部(22),以及可被操作用于冷却板(2)的下表面的下部(24)。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桨板烘缸,其中,所述冷却区(10)包括多个上冷却鼓风箱和下冷却鼓风箱(18,20),所述上冷却鼓风箱和所述下冷却鼓风箱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分布,并且可被操作用于分别地向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吹冷却空气。
8.一种通过使纸浆板(2)前进穿过冷却区(10)来冷却所述纸浆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面的步骤在所述冷却区(10)内冷却所述板(2):
使所述板(2)前进经过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分布的多个冷却鼓风箱(18、20)并通过所述冷却鼓风箱(18、20)向板(2)吹具有0-45℃的温度的冷却空气,以及
在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至少一个位置中将冷却液直接地供应在板(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在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至少一个位置中将冷却液直接地供应在板(2)上,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处,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L)的25-80%,如从冷却区(10)的起点(B)所看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冷却液供应在板(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中供应冷却液,所述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L)的25-80%的位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冷却液直接供应在沿着冷却区(10)的长度(L)的、板(2)已经行进了冷却区(10)的长度(L)的35-75%的至少一个位置中的板(2)上,如从冷却区(10)的起点(B)所看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测量所述冷却区(10)的下游的板(2)的温度,并且相对于所述冷却区(10)的下游的板(2)的所述温度,控制供应到所述冷却区(10)的冷却液的量。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测量所述冷却区(10)的上游的板(2)的温度,并且相对于所述冷却区(10)的上游的板(2)的所述温度,控制供应到所述冷却区(10)的冷却液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安德里茨技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217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