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脊椎狭窄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80118788.3 | 申请日: | 2009-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L·P·詹森;J·W·戴维斯;J·T·多;S·金;M·I·L·法布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脊柱诊察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脊椎 狭窄 方法 装置 | ||
被声明为新颖的且希望由美国的专利证保护的是:
1.一种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包括:
具有近端、远端、引导内腔和驱动轴内腔的套管体;
位于套管体的驱动轴内腔中的驱动轴;
环钻,该环钻包括柱形管,该柱形管具有与驱动轴的远端联接的近端和具有多个切割元件的远端,所述多个切割元件沿该远端的周向边缘布置;和
具有带螺纹的远端的导丝,该带螺纹的远端构造成与骨组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还包括从其远端的中心向远侧伸出的锚固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是具有转动轴线的可转动环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构造成具有小于约15度的转动范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与往复运动组件联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相对于套管体具有固定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钻相对于套管体具有固定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套管体连接的手柄。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环钻与可转动马达联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截面上,所述引导内腔设置成离可转动环钻的转动轴线一定距离,该距离等于或大于所述可转动环钻的大致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内腔包括至少一个可变形张力元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内腔包括至少两个可变形张力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可变形张力元件中的一个是由使用者控制的。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体还包括观察内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内腔包括至少一条光纤线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光纤线路是位于所述观察内腔中的光纤观察器的光纤线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内腔包括远侧察看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察看孔是所述套管体的侧壁的敞开的孔。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椎间孔切开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侧察看孔被透明材料覆盖。
20.一种治疗患者的方法,包括:
将引导元件连接到身体组织;
通过使环钻的引导内腔在引导元件上行进而将环钻朝身体组织插入;
利用位于环钻的远端附近的察看孔察看身体组织附近的身体结构;和
致动环钻以移除至少一些身体组织。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察看身体组织附近的身体结构包括察看位于环钻附近的神经。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引导元件在环钻的引导内腔中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使环钻绕引导元件转动而使环钻相对于身体组织和引导元件重新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脊柱诊察公司,未经脊柱诊察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87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