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柳叶刀切开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17628.7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4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A·J·富尔克纳;N·富利;D·C·克罗斯兰德;M·J·杨;P·特里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命扫描苏格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铁宏;曹若 |
地址: | 英国因***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柳叶 切开 装置 方法 | ||
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5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S.N.61/052,088的优先权的利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柳叶刀切开装置通常具有刚性壳体、各种操作机构和柳叶刀,所述柳叶刀可被装入和射出以简单地从柳叶刀切开装置的一端突出。例如,传统的柳叶刀切开装置可包括安装在刚性壳体内的柳叶刀,使得柳叶刀可沿着刚性壳体的纵向轴线相对于刚性壳体运动。通常,柳叶刀通过弹簧装载和射出,在释放弹簧时,刺入(即“切开”)目标部位(例如,目标部位的表皮组织)。然后,体液样品(例如,全血样)可从被刺入的目标部位渗出以备收集和分析。
传统的柳叶刀切开装置通常需要使用者将柳叶刀切开装置装入、使柳叶刀切开装置抵着目标部位,然后按压按钮或其它开关以手动致动柳叶刀切开装置,使得装置中的柳叶刀朝着目标部位射出(还被称作“发射”)。然后,柳叶刀刺入(例如,切开)目标部位,从而创建用于渗出体液样品的开口。
传统的柳叶刀切开装置的装入和射出涉及大量复杂的机构,这导致柳叶刀切开装置的尺寸相对较大,制造昂贵并且操作困难。另外,传统的柳叶刀切开装置的机构的操作可引起柳叶刀切开装置中的振动和噪声二者,这增加了使用者感觉到的疼痛水平。
发明内容
申请人已经认识到对制造成本相对低并容易操作的柳叶刀切开装置的需要。这种装置必须还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最少量的振动和/或噪声,从而降低使用者感受到的疼痛水平。
根据上述内容并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柳叶刀切开装置,其包括壳体、可动构件、柳叶刀和顶盖。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沿着纵向轴线隔开设置的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没有任何致动器或按钮。所述可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运动。所述柳叶刀结合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顶盖封闭所述柳叶刀,所述顶盖具有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多个指状物,所述多个指状物与所述可动构件接合并使所述可动构件克服偏置力朝着所述近端端部运动以抵达沿着纵向轴线的特定位置,所述多个指状物从所述可动构件脱离以允许所述可动构件沿着反方向朝着所述远端端部运动,从而允许所述柳叶刀延伸穿过所述顶盖。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柳叶刀切开装置的方法。所述柳叶刀切开装置具有壳体、可动构件、卡圈、柳叶刀和顶盖。所述壳体具有沿着纵向轴线隔开设置的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所述可动构件具有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臂,并被设置为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壳体中运动。所述卡圈与所述可动构件接触,并被构造为保持柳叶刀。所述顶盖具有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到所述壳体中的多个指状物。所述方法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通过所述顶盖的所述多个指状物的至少一个将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臂顶着偏置构件和所述顶盖朝着所述近端端部推动,其中所述柳叶刀被完全布置于所述顶盖中;以及将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至少一个臂从所述顶盖的所述多个指状物的至少一个脱离,以允许所述偏置构件推动所述可动构件,其中所述柳叶刀朝着所述远端端部通过由所述顶盖的壁限定的孔以从所述顶盖中延伸出来。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柳叶刀切开装置,其包括壳体、可动构件、卡圈、柳叶刀、可旋转的环和柳叶刀深度调节构件。所述壳体具有沿着纵向轴线隔开设置的近端端部和远端端部。所述可动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被构造为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运动。所述卡圈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结合到所述可动构件,使得所述卡圈能够与所述可动构件作为一个单元运动。所述柳叶刀结合到所述卡圈。所述可旋转的环结合到所述卡圈。所述柳叶刀深度调节构件通过所述可旋转的环和所述卡圈二者限制,使得所述柳叶刀深度调节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从而随着所述卡圈沿着所述纵向轴线运动到所述远端端部为所述卡圈提供多个止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命扫描苏格兰有限公司,未经生命扫描苏格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17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