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静脉的腔内激光消融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07138.9 | 申请日: | 2009-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5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纽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拉莫普泰克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关兆辉;谢丽娜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静脉 激光 消融 设备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2009年2月27日提交的题为″Endoluminal LaserAb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Veins″的美国专利申请12/395,455、2008年10月13日提交的题为″Endoluminal Laser Ablation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Vei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104,956、2008年7月8日提交的题为″Radial Emitting Device AndMethod For Treating Veins″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079,024以及2008年2月28日提交的题为″Rapid Inser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edVascular Laser Treatmen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067,537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每一个特此通过引用全部并入作为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血管内治疗,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光学纤维以激光能量治疗血管病变,如静脉功能不全。
背景技术
人类下肢静脉系统基本上由浅静脉系统和深静脉系统组成,两者都通过穿通静脉连接。浅静脉系统包括大的和小的隐静脉,而深静脉系统包括胫前静脉和胫后静脉,它们会合形成膝附近的腘静脉。腘静脉则在由小的隐静脉接合时变为股静脉。
静脉系统包括用以实现流回心脏的单向血流的瓣。静脉瓣为二尖瓣,其中每个尖瓣形成血液储器。二尖静脉瓣在逆行血压下将其自由表面推到一起。当正常运作时,防止了逆行血流,从而只允许去往心脏的顺行流。二尖瓣在其尖瓣不能够在逆行压力梯度下正确密封使得发生逆行血流时变得机能不全。当逆行血流发生时,下静脉部分中的压力增加,这则能扩张静脉并导致额外的瓣失效。
瓣失效,一般称为静脉功能不全,是能引起皮肤变色、静脉曲张、疼痛、肿胀和溃疡的慢性疾病。曲张静脉是已经变得扩张和扭曲且其壁逐渐失去弹性的血管。由于血管的加宽,瓣不能完全闭合且静脉失去携载血液回到心脏的能力。这导致血管内血液的积聚,这则进一步扩张和扭曲静脉。曲张静脉一般具有蓝色或紫色,且可以以扭曲形式突出到皮肤表面之上,引起特有令人厌恶的外观。曲张静脉一般形成于腿的浅静脉中,该浅静脉在站立时受到高压。其他类型的曲张静脉包括静脉湖、网状脉和毛细管扩张。
有许多可用于根除这些类型的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法。一些这样的治疗方法仅操作以减轻某些症状但不能消除静脉曲张或防止它们重新形成。这些治疗包括通过躺倒抬举腿或坐着时使用脚凳、弹性长袜和练习。
经常通过消除功能不全的静脉来治疗静脉曲张。这些治疗方法迫使不然将流过消除的静脉的血液流过剩余的健康静脉。能使用各种方法来消除有问题的功能不全的静脉,包括外科手术、硬化注射疗法、电烧灼和激光治疗。
硬化注射疗法利用细针将溶液直接注入静脉。该方案刺激静脉的内膜,使内膜肿胀并使血液凝块。静脉变为可能最终逐渐消失的疤痕组织。一些医生利用硬化疗法治疗曲张静脉和蜘蛛静脉。当前,常用的致组织硬化物质包括高渗盐溶液或SotradecolTM(十四羟基硫酸钠)。致组织硬化物质作用于静脉壁的内膜以使它们阻塞并阻止血流。硬化注射疗法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有过敏症的人可能遭受有时可能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如果针没有被正确插入,则致组织硬化物质能烧灼皮肤或使皮肤永久性地留疤或变色。此外,硬化注射疗法有时候能导致血块或移动的血块。根据一些研究,当用硬化注射疗法治疗时,较大的曲张静脉更可能再打开,因此硬化注射疗法治疗一般限于低于特定尺寸的静脉。
静脉剥除是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治疗曲张静脉所用的外科手术。有问题的静脉通过将柔性设备穿过静脉并通过腹骨沟附近的切口将其移除来从身体剥除。这些静脉的较小支流也利用这样的设备剥除,或者通过一系列小切口(例如通过非卧床式静脉切除术)移除。随后,连接到较深静脉的这些静脉被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拉莫普泰克工业公司,未经塞拉莫普泰克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7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