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执行判断装置、接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执行判断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3975.4 | 申请日: | 2009-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3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横枕一成;浜口泰弘;难波秀夫;藤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005 | 分类号: | H04B7/005;H03M13/29;H04L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行 判断 装置 接收 无线通信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执行判断装置、接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执行判断方法。
本申请基于2008年2月5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8-025400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1993年发现了Turbo码以及Turbo解码(参照非专利文献1)。这些作为接近通信的理论极限即香农限(Shannon limit)的纠错码,备受关注。
装备了Turbo码的装置(以下,称为“Turbo码装置”)具备具有两个相同的连线的两个RSC(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递归系统卷积)编码部。Turbo码装置将输入的比特串输入两个RSC编码部。此时,Turbo码装置对一个RSC编码部,通过经由交织器(インタ一リ一バ)从而使比特串重排输入。通过这样的处理,Turbo码装置生成由两个独立的约束条件卷积后的比特串。
装备了Turbo解码的装置(以下,称为“Turbo解码装置”)具备两个最大后验概率(MAP:Maximum A Posteriori probability)估计部。两个最大后验概率估计部对由Turbo码装置编码后的比特串进行解码。这两个最大后验概率估计部通过相互交换在各自的解码处理中获得的可靠性,从而高精度地检测被输入的比特串。
如此,作为关注了两个独立的约束条件的技术,还提出了Turbo均衡技术。在Turbo均衡技术中,如以下那样,两个编码部执行成为前提的编码处理。一个进行以纠错为目的的比特串的卷积码(外码)处理。另一个进行基于传播路径的脉冲响应的卷积码(内码)处理。这两个独立的编码部串联连接。
接收通过上述的码处理而编码的信号的装置(以下,称为“Turbo均衡装置”)具备补偿由无线传播路径引起的失真的均衡部以及进行解码的解码部。均衡部以及解码部将由各自执行的处理而获得的可靠性有效地利用为用于相互检测处理的事前信息。通过反复这样的处理,Turbo均衡装置使信号检测的精度逐渐提高。
作为Turbo均衡技术的例,对频域SC/MMSE(Soft Canceller followedby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基于软消除的最小均方误差)Turbo均衡技术进行说明。图16以及17分别表示无线通信尤其是移动通信中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首先,对发送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6中,发送装置具备编码部P01、交织器P02、调制部P03、CP插入部P04、导频生成部P05、导频多路复用部P06、无线部P07以及发送天线P08。
编码部P01对所发送的比特串(以下,称为“发送比特串”)执行纠错码处理。交织器P02重排发送比特串的比特的顺序。调制部P03对重排了顺序的发送比特串,进行例如4相相位调制(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等的调制。CP插入部P04对发送比特串插入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所谓CP,用于实现由多径引起的延迟波的干扰去除。此时,CP插入部P04以接收装置中的FFT块单位根据传播路径的最大延迟时间附加CP。
导频生成部P05生成传播路径估计用的已知导频信号。导频信号多路复用部P06对插入了CP的发送比特串的信号(以下,称为“数据信号”)、由导频生成部P05生成的导频信号进行多路复用。无线部P07将被多路复用的信号上变频(up convert)为射频。发送天线P08发送上变频后的信号。
下面,对接收装置进行说明。在图17中,接收装置具备接收天线P11、无线部P12、导频分离部P13、传播路径特性/方差(分散)估计部P14、CP去除部P15、FFT部P16、软消除部P17、均衡部P18、解调部P19、解交织器(デインタ一リ一バ)P20、解码部P21、交织器P22、软副本(ソフトレプリカ)生成部P23、传播路径特性乘法部P24。
接收天线P11接收从上述发送装置的发送天线P08发送的信号。无线部P12针对所接收的信号,从射频下变频(down convert)为基带信号。导频分离部P13将下变频后的信号分离为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传播路径特性/方差估计部P14利用导频信号,估计传播路径的频率响应(以下,称为“传播路径特性”)。此外,传播路径特性/方差估计部P14估计接收装置中的热噪声(以下,简单称为“噪声”)的方差。所估计的传播路径特性以及热噪声的方差输入到均衡部P18。此外,所估计的传播路径特性输入传播路径特性乘法部P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39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控制方法
- 下一篇:自适应高阶数/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