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80101537.4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1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下野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35/16 | 分类号: | H01J35/16;H01J3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X射线的X射线管。
背景技术
关于以往的X射线管,例如以日本专利特开2006-278216号公报中记载的使用于X射线衍射装置的X射线管为例,参照图2A、图2B进行说明。图2B是从图2A的箭头B-B方向观察X射线管的内部的图。
X射线管1具有内部形成真空的真空外壳2。将一端侧的绝缘外壳3与另一端侧的金属外壳4连接来构成该真空外壳2。此外,X射线管1包括:具有灯丝线圈5的阴极电子枪6;阳极7;以及X射线放射窗8a、8b。
阴极电子枪6设于真空外壳2内,被绝缘外壳3支承。灯丝线圈5以与X射线管中心轴O垂直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并以X射线管中心轴O为中心配置。
阳极7被金属外壳4支承。该阳极7在X射线管中心轴O上设于与灯丝线圈5相对的位置。焦点9在阳极7上形成长方形状。即,为了将从灯丝线圈5放出的电子集中成以灯丝线圈5的长度方向为长边的长方形的电子束,焦点9形成于阳极7上。从长方形状的短边侧观察焦点9时称为点聚焦。此外,从长方形状的长边侧观察焦点9时称为行聚焦。
X射线放射窗8a在与X射线管中心轴O正交的方向、且在与灯丝线圈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设于金属外壳4的周围的壁部。X射线放射窗8a将从与灯丝线圈5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放出的X射线释放到金属外壳4的外部。
X射线放射窗8b在灯丝线圈5的长度方向上设于金属外壳4的周围的壁部。X射线放射窗8b将从灯丝线圈5的长度方向上放出的X射线释放到金属外壳4的外部。
如图2B所示,阴极电子枪6的外周形状形成圆形。此外,限制与阴极电子枪6的外侧面的电绝缘距离的金属外壳4的外周形状形成圆形。在该圆形的金属外壳4的周围分别配置有行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a和点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b。因此,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行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a的距离与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点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b的距离形成相同距离。此外,作为阴极7的X射线发生源的焦点9的中心位于X射线管中心轴O上。
不过,在X射线衍射装置等中,用于对从X射线管1放射的X射线进行聚光的光学元件配置于X射线放射窗8a上或X射线放射窗8a的外侧。在提高聚光效率的前提下,该光学元件最好尽可能地靠近阳极7的焦点9配置。
不过,在使用行聚焦侧的X射线时,从阳极7的焦点9(X射线管中心轴O)到行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a的距离比较长。若从焦点9到X射线放射窗8a的距离较长,则不能充分提高光学元件的聚光效率。
发明的公开
在以往的X射线管1中,存在阴极电子枪6与金属外壳4之间的电绝缘距离的限制。由于电绝缘距离的限制,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行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a的距离与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点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b的距离形成相同距离。因此,不能使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行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a的距离比从X射线管中心轴O到点聚焦侧的X射线放射窗8b的距离短。
本发明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缩短与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从X射线管中心轴到X射线放射窗的距离的X射线管。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X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壳;阴极电子枪,其设于该真空外壳内,具有以X射线管中心轴为中心、以与该X射线管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为长度方向配置的灯丝线圈;阳极,其在上述真空外壳内,在上述X射线管中心轴上与上述灯丝线圈相对设置;以及X射线放射窗,其在与上述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上述真空外壳的壁部靠近上述阳极设置,与上述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从上述X射线管中心轴到上述阴极电子枪的外侧面的距离比上述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上从上述X射线管中心轴到上述阴极电子枪的外侧面的距离短,与上述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从上述X射线管中心轴到设有上述X射线放射窗的上述真空外壳的壁部的距离比上述灯丝线圈的长度方向上的从上述X射线管中心轴到上述真空外壳的壁部的距离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01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