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排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51996.5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芝春;王孔伟;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芝春;王孔伟;苏琪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B0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式排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锅炉排渣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厂锅炉风冷干式排渣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大型锅炉的渣滓排出后,经过干式排渣机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散热冷却,如实用新型ZL00209485.1所述的干式排渣机。但是由于锅炉煤质变化或因燃烧过程的不均衡,从锅炉排除的炉渣有时渣块过大,排渣量不均衡即出现在一段时间内炉渣在输送带上堆积热量难以在输送带行程内散出,以及在炉渣从排渣机输出口处落下时仍有渣块过大的问题。在该工况下原来的干式排渣机显示出缺陷和不足,影响了原有设计性能的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式排渣系统。用于解决在锅炉的过渡井关断门处炉渣的破碎,在干式排渣机输送带上出现过量的炉渣时的散热问题,以及在干式排渣机头部出渣口处仍有大块炉渣的破碎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干式排渣系统,包括:干式排渣机,其特征在于:在干式排渣机的水平段与锅炉过渡渣井相对位置安装有液压关断门装置,在干式排渣机的上倾斜段安装有翻渣机,在干式排渣机的头部安装有大渣破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液压关断门装置的结构为:包括:底框架,由型钢连接成的框架结构并由立柱支撑;格栅,安装于底框架上面;挤压装置,由相对往复运动的一对挤压头、挤压箱体、滚动轮组和固定于底框架上的导轨及连接挤压装置与驱动液压缸的连接杆组成;挤压头与挤压箱体通过销轴联接,在挤压头、挤压箱体底部安装有滚动轮组;驱动液压缸,安装于液压缸支架上,其柱塞与挤压装置的连接杆联接;液压缸支架,由型钢连接成的框架结构并由立柱支撑;箱体,由钢板围接而成,位于锅炉过渡渣井与液压关断门装置之间,用形成封闭的空间。
翻渣机的结构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和传动方轴组件;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减速器提供动力,驱动电机减速器的输出端安装小链轮,小链轮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给大链轮;传动方轴组件,由方轴、方型座轴承组成;方轴的一端与大链轮固定连接,方轴通过左、右方型座轴承安装在机架上;臂杆组件由臂杆和安装于臂杆端头的耐磨块组成,臂杆均按一定的距离固定安装于方轴上,并且两两之间成十字交叉安装;
大渣破碎装置的结构为:包括:主机体和安装于主机体上的箅子和挤渣体,以及驱动液压缸及支座;主机体为由钢板与钢板及圆钢组焊而成的框架,框架内有耐高温钢板组焊而成的格栅和用于挤渣体导向的圆钢;挤渣体由耐热钢铸造而成,前部带有尖齿,下部带有两个导向槽实体,后部具有用于与驱动液压缸延长杆联接用的圆孔;箅子由耐高温钢板、耐高温圆钢组焊而成,用螺栓联接在主机体上。驱动液压缸通过驱动液压缸连接杆与挤渣体连接,支座是由钢管和板组焊而成,用来联接主机体和支撑驱动液压缸。
液压关断门装置、翻渣机和大渣破碎装置上均设置有摄像监视系统,通过远程监视和控制上述装置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当锅炉排出的渣块过大时,可启动液压关断门装置的挤压装置将大渣挤碎,避免大渣块落到输送带上损坏输送带;2)当出现短时排渣超量的情况或者渣滓堆积的情况时,通过翻渣机将大于一定厚度的渣层进行翻动,提高渣滓的冷却效果。3)在头部输出炉渣处如仍有较大渣块,则启动大渣破碎装置再一次破碎,保证下一道工序的要求;4)整个排渣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完全满足在锅炉各种工况下的正常运转。并且方便维护,工作过程采用远程控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关断门装置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旋转90度)
图4是翻渣机与干式排渣机安装位置图
图5是翻渣机的传动方轴组件及臂杆组件结构图
图6是大渣破碎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干式排渣系统,包括:干式排渣机1,其特征在于:在干式排渣机1的水平段与锅炉过渡渣井相对位置安装有液压关断门装置2,在干式排渣机1的上倾斜段安装有翻渣机3,在干式排渣机1的头部安装有大渣破碎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芝春;王孔伟;苏琪,未经李芝春;王孔伟;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51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旋圆锥型燃气灶具分火器
- 下一篇:单路输入双路输出智能分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