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式空气管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7246.6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清;陈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清 |
主分类号: | B63J2/10 | 分类号: | B63J2/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45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油/水舱透气管顶端的空气管头。
背景技术
空气管头用于船舶油/水舱透气管顶端,释放油/水舱因装卸货物和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摇摆而产生的正负压力,使舱室得以良好透气且防风、雨、浪、海水等侵入舱室,遇有船舶倾斜或沉船事件时,能延缓舱室进水。目前,大多远洋和近海船舶,采用的是一种铸造式壳体的空气管头,包括壳体、浮筒以及密封座等,材料有灰铸铁,球墨铸铁,铸钢几种。采用铸造工艺制造壳体,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缺陷:①铸造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艺,劳动强度大,铸造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周期比较长。②铸造成本和加工后成品率仅达80%。③铸造品质控制难度大,壳体机械强度小,防撞能力不强。④因铸造工艺的特殊性给产品本身造成不必要的重量增加。⑤铸造式壳体须整体加工,加工设备因产品规格大小而异。⑥铸造对环境的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复简单、强度高的焊接式空气管头。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壳体、密封座、浮筒以及导向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外壳体和内壳体采用焊接式结构组成,外壳体由外壳顶板、外壳侧板以及外壳底板焊接,内壳体由内壳顶板、内壳侧板以及内壳底板焊接,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板条焊接,外壳体与法兰通过接管焊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结构,对于外观缺陷修复可通过简单焊补实现,成品率达到100%;重量轻,装船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船舶自重;由于焊接壳体强度明显优于铸造式壳体,可以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 1外壳顶板 2外壳侧板 3内壳侧板 4导向螺栓 5外壳底板 6接管 7法兰8密封座 9内壳顶板 10浮筒 11内壳底板 12板条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知,该焊接式空气管头包括壳体、密封座8、浮筒10以及导向螺栓4,所述的壳体由外壳体和内壳体采用焊接式结构组成,外壳体由外壳顶板1、外壳侧板2以及外壳底板5焊接,内壳体由内壳顶板9、内壳侧板3以及内壳底板11焊接,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通过板条12焊接,外壳体与法兰7通过接管6焊接。正常状态时,空气管头可通过接管6和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空隙实现舱室正常换气,释放船舶油/水舱因船舶装卸和航行过程中摇摆而产生的正负压,在船舶遇有倾斜或沉船危险时,海水攀升至与空气管头内壳顶板9下端平齐时,浮筒10沿导向螺栓4上浮至与密封座8借浮力紧贴,使海水侵入舱室受阻,在船舶恢复平衡时,浮筒10沿导向螺栓4自然下滑,舱室恢复呼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清,未经陈海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7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