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释放正负氧离子的风机盘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5331.9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9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子彦;魏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玮;宋子彦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A61L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李聚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正负 离子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公共建筑都设有空调系统,而一般单位为了节约能源,只开空调系统而不开窗通风,所以建筑的新风进风量很少,以至于每人每小时需30m3/h新风量的要求在现有的空调建筑内完全无法达到;同时城市中空气的正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中仅有200个左右,空调建筑中空气就更差,而远郊室外应有2000个左右,空气的清新度相差了10倍;此外,目前的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盘管仅具有空调系统末端送冷、热空气的功能,没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以上三点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一般空调建筑中空气浑浊、细菌大量滋生、二氧化碳等有害异味很浓、疾病交叉感染的概率大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及办公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释放正负氧离子的风机盘管,要解决传统空调建筑室内空气污浊、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及办公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释放正负氧离子的风机盘管,包括风机盘管壳体和风机盘管壳体内的表面式冷却器、凝结水盘、通风机和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风机盘管壳体内、风机盘管壳体入风口处有由纳米级微孔塑料薄膜织物制成的空气过滤器,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位于风机盘管壳体的表面式冷却器后、风机盘管壳体出风口处,包括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发射管支架和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
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包括绝缘管和分别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连接的外、内电极体,所述绝缘管是绝缘玻璃管,所述外、内电极体是由布满冲孔的金属薄板卷制而成的外、内电极筒,在每个冲孔的边缘有凸起的毛刺,外、内电极筒的筒壁一面为光面,另一面为毛面,外电极筒紧贴绝缘玻璃管、套于绝缘玻璃管的外侧,内电极筒紧贴绝缘玻璃管、套于绝缘玻璃管内侧,外、内电极筒分别经电源导线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内电极筒壳体可分为外电极筒和内电极筒,外电极筒的外面为毛面,内面为光面;内电极筒的内面为毛面,外面为光面;外电极筒和内电极筒的毛面相对于绝缘玻璃管相反设置。
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内电极筒可以为另一种外电极筒和另一种内电极筒,另一种外电极筒的内面为毛面,外面为光面;另一种内电极筒的外面为毛面,内面为光面;另一种外电极筒和另一种内电极筒的毛面相对于绝缘玻璃管相对设置。
所述绝缘玻璃管上可套有正电极引线用的导线夹箍,导线夹箍上开有导线穿孔。
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0.2mm。
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的电压可为1500V~3000V。
所述绝缘玻璃管的端部连接有绝缘支座,绝缘玻璃管通过绝缘支座支撑连接在发射管支架上。
所述绝缘支座上连接有接线柱,内电极筒经电源导线与接线柱连接,接线柱又经电源导线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连接。
所述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并排设置有两根以上,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之间由导线串联,再与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系统末端设备,能释放正负氧离子,同时具有处理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功能,可除菌、除臭气,吸收颗粒物、VOC等有害物质。本实用新型的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为1500V~3000V可调,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高压电源加到正负阳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的内外电极上,产生高能活性氧,同时正负阳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处于高效电晕放电状态,不产生危害人体的臭氧。空气经过正负阳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后得到净化,再通过表面式冷却器制冷或加热后送入室内,适用于宾馆、医院、办公大楼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能离子空气净化技术与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相结合的特点,可释放正负氧离子,为空调建筑提供了最佳的空气净化方案,可提高建筑物中的空气品质,使人身心愉悦,享受模拟自然的清新空气,生活工作在雨后森林般高品质的环境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释放正负氧离子的风机盘管安装效果示意图。
图4是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剖面的示意图。
图6是正负氧离子发生装置发射管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剖面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玮;宋子彦,未经魏玮;宋子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5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冷凝汽器及其凝结水管
- 下一篇:高安全性精准加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