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铰刀的精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14510.0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米红勇;叶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1/02 | 分类号: | B24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面研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球铰刀的精研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球面凹槽零件,一般采用球铰刀对其进行加工,如果是小批量生产,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每月的加工量在上万件,甚至几十万件,或上百万件,那么球铰刀的磨损消耗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新球铰刀的购置费用为150元/把,返修费用为80元/把。每把球铰刀可以加工150至200个球面凹槽,然后就不能正常使用了,必须送修,每月的返修量非常大,返修费用也无法降低。专业刀具生产厂是采用专用精密研磨设备进行维修的,但作为球铰刀的使用单位,每月的返修量再大,也远远达不到专业刀具生产厂的加工量,所以购置专业精密研磨设备进行返修,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从生产成本上考虑,还是不太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铰刀的精研装置。节省对球铰刀的返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球铰刀的精研装置,构成包括安装在普通车床主轴上的研磨机构和安装在普通车床小溜板移动板上的夹持机构。
上述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中,所述的研磨机构可以采用铸铁研磨盘。
前述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中,构成包括安装在普通车床导轨上的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大溜板的基准位置。
前述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床身定位座和设在床身定位座一侧的定值垫块。床身定位座的基准位置是使被加工的球铰刀的球心与铸铁研磨盘的研磨平面平齐。
前述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中,所述定值垫块的高度等于被研修球铰刀的半径。定值垫块的作用是使被加工的球铰刀的球心与铸铁研磨盘的研磨平面间隔球铰刀的半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后,需要返修的球铰刀不必再送专业厂进行返修,扣除返修的人工费用和材料损耗等其它费用,每月仅球铰刀的维修费用就可节约一笔很大的开支,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研磨机构,2-夹持机构,3-床身定位座,4-定值垫块,5-主轴,6-待返修的球铰刀,7-小溜板,8-移动板,9-中溜板,10-大溜板,11-支点,12-进给手柄,13-百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用普通车床(以下简称车床)改造成的球铰刀的精研装置。具体改造是将车床主轴5上的卡盘拆卸下来,在主轴5上安装研磨机构1。同时将车床小溜板7上的移动板8上的车刀架拆除,在移动板8上固定一个夹持机构2。所述研磨机构1可以是铸铁研磨盘,也可以是其它的研磨盘,用于对待返修的球铰刀6进行研磨。为了方便进行精确定位,在车床大溜板10的导轨上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床身定位座3和设在床身定位座3一侧(是靠近大溜板的一侧)的定值垫块4。定值垫块4的高度等于被研修球铰刀6的球面半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车床上的大溜板10可以在车床导轨上纵向移动,以便调整球铰刀的半径量。在大溜板10上设有可以横向滑动的中溜板9,以便调整横向研磨位置。中溜板9与小溜板7铰接,小溜板7以铰接点为支点11在中溜板9上旋转。小溜板7上设有可在小溜板7上滑动的移动板8,以便调整待返修球铰刀6的修磨量。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2安装在移动板8上,本实用新型的研磨盘安装在车床主轴5上,好后,对研磨盘端面车一刀,使研磨盘端面平整、提高研磨盘端面的粗糙精度,并均匀涂抹稀释过的研磨膏。
工作前,先调整好大溜板10的位置,调整方法是:以研磨盘的端面为基准面,调整大溜板10的位置,使小溜板7的旋转中心与研磨盘的端面重合,再将床身定位座3与大溜板10靠紧,用螺钉将床身定位座3固定在车床的导轨上。然后移动大溜板10,在大溜板10与床身定位座3之间夹入定值垫块4,再将大溜板10与定值垫块4靠紧,利用大溜板10上的固定螺钉,将大溜板10也固定在车床的导轨上。卸下车床的刀架及连接轴,将夹持机构2根据待返修球铰刀6的长度固定在小溜板7的移动板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4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洗灵包装袋
- 下一篇:重物与软质材料连接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