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10588.5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5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6D1/06;B26D7/01;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产品 侧胶口 切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除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
背景技术
在塑胶模具制造业中,塑胶产品成型后胶口的后处理工序一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用人工的方式切除胶口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浪费了人力资源,造成生产成本的升高。用机械自动切除胶口,机械的切刀采用竖直切除的方式,容易将产品的边缘带破。
请参阅图1和图2,为已知技术切刀切除胶口的示意图和侧面放大图。在对产品1的胶口3进行后处理工序时,切刀2向下运动,胶口3在切刀2的作用下被切除,胶口3被切除时很容易将产品1连接胶口3的部位4带破,对产品1造成损害,使产品的不良率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机械自动切除胶口时,容易将产品连接胶口的部位带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包括定位治具,其开设有滑块槽,该滑块槽内设置有滑块机构;该滑块机构包括滑块本体,其置放在定位治具的滑块槽内,该滑块本体一端边具有斜面倒角,且该滑块本体侧面设有盲孔;导柱,其为圆柱形,该导柱的一端穿设在该定位治具的侧壁,另一端置于该滑块本体侧壁的盲孔内;斜撑销,其两侧面为斜面,该斜撑销设于滑块本体端边的斜面倒角之上。切刀,其固定在滑块本体的顶部,该切刀向水平方向运动。
较优的,所述滑块本体下方设有耐磨块。
较优的,所述滑块本体下方的耐磨块,其硬度高于该滑块本体的硬度。
较优的,所述圆柱形导柱上套设有回位弹簧。
较优的,所述导柱端部用螺丝固定在该滑块本体侧壁的盲孔内。
较优的,所述斜撑销侧面的两斜面,其斜度与该滑块本体端边的斜面倒角的斜度一致。
较优的,所述斜撑销采用气压缸的方式传动。
较优的,所述切刀用螺丝固定在滑块本体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切刀的冲切方向设置成水平方向,切除胶口时不会带破产品与胶口连接的部位,解决了竖直冲切胶口损坏产品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产品由于后续加工所产生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技术切刀切除胶口的示意图。
图2为已知技术切刀切除胶口的侧面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的切刀切除胶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胶产品的侧胶口切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产品10的胶口11进行后加工工序时,放置在定位治具12上定位,该定位治具12端面开设有滑块槽22,该滑块槽22内置放有滑块机构,该滑块机构包括滑块本体13、导柱14、回位弹簧15、耐磨块18、斜撑销17。
该滑块本体13置放在定位治具12端面的滑块槽22内,其顶面的一端边被加工成斜面倒角23,该滑块本体13的端部有用螺丝21固定的切刀16,其切刀16的数量根据胶口11的数量而设定,该滑块本体13侧面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盲孔20,用于放置导柱14。该导柱14为圆柱形,其一端穿设在定位治具12的侧壁,另一端置于该滑块本体13侧面的盲孔20内,且置于该盲孔20内的端部用螺丝19加以固定,使导柱14不能脱落。回位弹簧15套设在导柱14上,该回位弹簧15的一端抵住定位治具12滑块槽22的侧壁,另一端抵住滑块本体13的侧壁,用于推动滑块本体13,使其回位。在生产时,为了避免滑块本体13与定位治具12接触发生磨损,该滑块本体13下还设有耐磨块18,且该耐磨块18的硬度高于滑块本体13的硬度。斜撑销17,其两侧面为斜面24,该斜撑销17设于滑块本体13端边的斜面倒角23之上,采用气压缸的方式传动,为了与该斜面倒角23更好的配合,该斜面24的斜度与该滑块本体13端边的斜面倒角23的斜度一致,当然该斜撑销17的传动方式不仅限于气压缸的方式,还可以其他方式传动,例如,液压缸的传动方式,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10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纵杆定位机构及操纵杆轨道板
- 下一篇:小型插箱式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