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877.4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陆盘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双流双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212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脉 输液 针针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输液器的改进,尤其是一种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
背景技术
由于输液针针尖为锐器,碰撞后容易损伤从而影响针尖的锋利度,同时,为避免针尖与外物接触、避免污染,在临床操作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护好针尖,因此现有输液器的输液针的针尖都采用针尖护套进行保护。
目前的针尖护套为单层的非封闭或封闭式设计,开口式护套为内有通孔、长度长于针尖的中空柱状,护套的一端紧套在输液针的针柄上,避免意外滑脱,护套的另一端在针尖一端并设置有开口,针尖端的开口用于排除输液器导管内的空气和少量刚开始进入导管内的液体;封闭式护套与开口式护套形状结构相同,只是护套在针尖一端无开口,呈封闭型。
使用配备开口式针尖护套的输液器进行输液操作的步骤是:先将流量调节器关死,穿刺输液瓶瓶塞,调节流量调节器将药液引入滴斗和导管内,排出导管内空气和初始药液,拔下输液针护套进行穿刺。若不关死流量调节器,操作人员在穿刺前就需一直用手将输液针端导管掐住,以避免药液滴漏在病床、患者或医护人员身上,但是这样占用一只手就会造成其他操作不方便。同时,由于大部分输液(血)器采用PVC或其它塑料作为导管,如长期受挤压会造成折管或扁瘪,而在产品标准中规定产品有折管或扁瘪则判为不合格,所以在产品出厂时不能采用把流量调节器、止液夹或其它开关关死的方法,因而增加了操作步骤。
使用配备封闭式针尖护套的输液器进行输液操作的步骤是:穿刺输液瓶瓶塞,拔下输液针护套,调节流量调节器将药液引入滴斗和导管内,排出导管内空气和初始药液后进行穿刺。采用这种护套虽然可以避免由于关死流量调节器或掐住输液导管引起折管和扁瘪,但针尖在穿刺前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受到保护,易与外物接触受到碰撞影响锋利度或受到污染,且在排气和排初始药液的过程中药液易滴漏在病床、患者或医护人员身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开口式输液器针尖护套不方便使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方便使用的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包括紧套在针柄上的内护套,内护套上有开口,所述内护套外设置了至少一层针尖端为盲端的外护套,在外护套与内护套之间形成容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至少两层护套,内护套是开口的,外护套针尖一端为盲端,所述外护套与内护套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在穿刺瓶塞前就可以不用将流量调节器关死或掐住输液导管,穿刺瓶塞后药液不会从输液针处流出,将药液引入滴斗中后,拔掉外护套,排出导管内空气和初始药液,再拔掉内护套即可进行穿刺,整个过程中针尖保护仍旧有保证,同时避免了要关死流量调节器或掐住输液导管而使导管扁瘪的操作,使用更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针尖护套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针柄1、内护套2、开口20、外护套3、针管4、容腔30、盲端31、针尖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包括紧套在针柄1上的内护套2,内护套2上有开口20,所述内护套2外设置了至少一层针尖端为盲端31的外护套3,在所述外护套3与内护套2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30。外护套3与内护套2为独立的、不相连接的两层,外护套3和内护套2均紧套在输液针的针柄1上,内护套2外壁紧贴外护套3内壁.外护套3与内护套2可相互分离,外护套3内壁与内护套2外壁紧密接触,避免外护套3滑脱而将药液滴漏在病床、患者或医护人员身上,并避免了要将流量调节器关死或掐住输液导管而使导管扁瘪的操作,使用既安全又方便。
为节省材料和加工费用,所述外护套3可仅有一层。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脉输液针针尖护套,包括紧套在针柄1上的内护套2,内护套2上有开口20,1所述内护套2外设置了一层针尖端为盲端31的外护套3,所述外护套3与内护套2之间形成封闭的容腔30。在穿刺瓶塞前,可以不用将流量调节器关死或掐住输液导管,穿刺瓶塞后药液不会从输液针处流出,将药液引入滴斗中后,拔掉外护套3,排出导管内空气和初始药液,再拔掉内护套2即可进行穿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双流双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双流双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化铁路专用梯车
- 下一篇:一种带有织带的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