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功补偿中使用的智能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4345.0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陆德富;雷晓静;宋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能电力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功 补偿 使用 智能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功补偿中使用的智能电容器,属于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现有进行无功补偿的补偿的线路方式多是采用一台配变测控终端来控制多台电容器来完成投切,这种控制结构虽然简单,但在使用过程中如若配变测控终端出现故障,哪么电容器将无法继续使用,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供电,同时现有的无功补偿箱还存在结构复杂,电路连接凌乱、体积大、维护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可独立做控制主机使用的无功补偿中使用的智能电容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箱体,在箱体内集成有低压塑壳断路器、晶闸管复合开关、智能测控单元(CPU控制芯片)和低压自愈电容器,并且在箱体上设有进线端和出线端。
低压塑壳断路器、晶闸管复合开关、低压自愈电容器与电路相互串接,智能测控单元与晶闸管复合开关连接。
箱体上的进线端与采样电路连接,箱体上的出线端于三相输电线路连接。
箱体上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为插拔式接线端。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集成低压塑壳断路器、晶闸管复合开关、智能测控单元和低压自愈电容器,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自身就具备对采集信号的处理和执行能力,在配变测控终端出现故障时还可继续稳定准确工作,实现低压无功自动补偿功能,个别电容器故障后自动退出,并不影响其余电容器工作;箱体上的进线端和出线端为插拔式接线端,这样可以方便线路连接,提高安装维修速度。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对各台电容器的体表温度和各台电容器的三相电流进行测量,进而实现各台电容器的过温保护和过流、断相、三相不平衡、漏电流保护,并能实现从控制器、开关电器到电容器的完整的自诊断功能。电容器的过温度反映电容器的工作过电压、过谐波、环境过温和本身漏电流等情况,设置过温度保护有效地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完整的自诊断功能减少用户的运行巡视工作量和方便对设备故障的自行查找和处理;且本实用新型具有零投切功能,即电压过零电容器投入、电流过零电容器切除,达到可靠投切10万次。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小,节能、扩展方便等优越性,在经济条件受到制约时还可不安装配变测控终端独立使用,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集成元气件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箱体1为金属箱体,在箱体1内集成有低压塑壳断路器2、晶闸管复合开关3、智能测控单元4和低压自愈电容器5,上述部件具体连接如图1所示;在箱体1上设有与外部电路连接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为插拔式接线端;其中箱体1上的一组进线端与采样电路连接,箱体1上的一组出线端于三相输电线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能电力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能电力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4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