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涵道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3915.4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晖 |
主分类号: | A63H27/24 | 分类号: | A63H27/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彭红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模型飞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涵道风扇。
背景技术
电动涵道风扇作为摇控航空模型飞机的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为模型飞机提供飞行的推进动力。其主要由电动机、涵道固定座和风扇叶构成。现有的涵道风扇产品中多数采用3-7浆叶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案的动力系统的推力比系数(涵道风扇推力/涵道风扇重量)低,一般在5.0-6.5左右,能耗大,动平衡系数低,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低,导致产品的工作效率低、元器件的工作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涵道风扇,该电动涵道风扇可高效率地将电能转换成动能,大大提高动力系统的推力比系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涵道风扇,包括有涵道固定座、设置在所述涵道固定座内后部的电动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涵道固定座内前部的风扇叶,所述风扇叶数量为八片,所述八片风扇叶呈弧形涡轮状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采用对称式的八桨叶设计,从而实现了更高效地将电能转换为动能,提供了动力系统的推力比值,增加了动力系统的推动力,并有效地保持了涡轮风扇叶高速运转时的动力平衡,降低了振动系数,从而降低了涵道风扇的能耗,延长了产品的工作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涵道风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涵道风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主要由涵道固定座1、设置在所述涵道固定座1内后部的电动机2,以及设置在所述涵道固定座1内前部的风扇叶3构成。
具体实现时,所述风扇叶(外径:?1.00mm)数量为八片,所述八片风扇叶呈弧形涡轮状对称分布,其采用弧形曲面的涡轮叶片设计,可更好地应用好空气动力学的特性,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而对称式浆叶设计使保持高速运转时的动平衡,降低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另外,其八片式的设计,可大大提高动力系统的推力比系数,经实验,其推力比系数可达7.5以上。
另外,所述涵道固定座1为圆筒状,外径为?6.00mm,在其外表面设置有引线盖6,而其内部则设置有四条对称分布的弧状固定肋11,而所述风扇叶3通过风扇叶夹4固定在所述固定肋11上,其弧状固定肋的设计更适合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又兼顾了固定座的结构力学强度特性。
另外,所述电动机1采用高速外转子多极的无碳刷电机(规格:?8.00mm?9.00mm,2600KV),并通过四颗螺丝5固定在所述固定肋11上;相比于其它普通直流电机,其具有结构简单、扭矩大和输出功率大、无产生磨擦电极火花,工作寿命长等优越特性。
另外,所述风扇叶夹4采用金属精加工成型,其具体包括有与涵道固定座1同轴的夹座41和穿过所述风扇叶3与所述夹座41螺纹配合固定的风扇叶夹螺母42,而在所述夹座41的侧部还可设置一横向的加固螺丝43,且所述夹座41采用的是外六角形螺丝,其六角形共轴设计的夹座41能够更好地实现与所述风扇叶3及无碳刷电机2转轴的紧固装配配合。
另外,为了使整体产品更加轻便考虑,所述涵道固定座1和风扇叶3均为塑料制成。
具体实现时,螺丝5可采用M3内六角螺丝;加固螺丝6可采用M3机米螺丝;夹座41可采用铜金属。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晖,未经张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3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粒料粘贴机
- 下一篇:能够加快疏浚底泥脱水干化过程的堆场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