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篮球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302900.6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8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军;陈锋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1/02 | 分类号: | A41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篮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篮球袜。
背景技术
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需要不停的跑步、跳动、停止及这些动作的组合与重复,因此会出现多种摩擦,多种震动,而且给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篮球对抗运动中,要不断地急停、跑动、跳跃,尤其是在跳跃动作完成后落地的时候,地面的反冲力给脚踝和膝盖等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不利状态中,人体比较容易受伤。
篮球运动属于竞技运动,对抗比较激烈,在对抗中容易伤到脚踝,体力下降比较快,特别是在跳跃动作完成落地时,跳跃运动员容易脚踩到其他运动员的脚,使得跳跃远动员的脚踝容易受伤,特别是发生纽伤或者挫伤,影响现场发挥,如果有少许的优势就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比赛胜利。
有些袜子其整体都很厚,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但是根据能量守恒,由于缓冲的存在,在起跳的时候,容易吸收一部分起跳的动力,降低了起跳高度,或者需要更多的动力区起跳以达到足够的高度,这样会使运动员迅速疲劳,缩短了参与比赛的时间。
中国专利局于2008年7月9日公告了一份CN101217890A号专利文献,名称为短袜,该具有足部和袜筒,足部包含脚趾区、脚跟区和谓语脚趾区和脚跟区之间的足踏面,短袜踝关节区域内设置有O形环带,O形环带不对称地在短袜的圆周上延伸。
这种结构的短袜,在运动时穿着,属于大众化的结构,只能对脚踝部做适当的保护,但却不适合特别激烈的比赛运动比如篮球比赛,该短袜袜底为普通结构,没有缓冲容易对身体造成潜移默化地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袜子不能有效保护运动员,不能节省运动员体力,舒适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能起缓冲保护运动员,还能节省运动员体力,同时提高穿着的舒适性的篮球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篮球袜,包括袜身、袜底、袜背和脚踝部,袜底分前端和后端,袜底前端为高密度纤维着力面,篮球袜除着力面和袜背外其余部位设有增厚的毛圈。毛圈的位置没有覆盖篮球袜的整体,特意留出着力面和脚背,有了增厚的毛圈,在跳跃落地后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特别是脚跟的部位加厚可以保护脚踝,同时减小对膝盖的冲击,增厚的毛圈除吸收能量外,还能缓慢进行释放,保持脚跟部位的弹性,脚背的位置受力较小,不采用增厚的毛圈,可以加强透气性,提高散热性能,保持篮球袜足够的舒适度,袜底的前端为高密度纤维着力面可以减小增厚的毛圈在运动员起跳的时候吸收动力,减少能量损失,有利于弹跳。
作为优选,高密度纤维着力面由袜纤维结合尼龙加固纤维织成,尼龙加固纤维的编织方向与袜纤维的编织方向相垂直。着力面增加了尼龙加固纤维,整体的区域与前脚掌起跳部位的性状相吻合,而且采用尼龙加固纤维,还能提高篮球袜的耐磨,因为在转体的时候,为减小摩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受力面就是高密度纤维着力面,采用尼龙加固纤维后可以提高篮球袜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脚踝部的袜纤维采用绷带式收缩编织而成,脚踝部为整圈结构,呈倒Y形,倒Y形的叉口处为脚跟的部位。脚踝部位在袜纤维的基础上增加了弹性纤维并采用绷带式收缩编织方法,提高了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反应速度,在运动时能提高灵敏性,并可减少脚踝的扭伤挫伤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脚底分成高密度着力面的前端和具有增厚毛圈的后端,减小了能量损耗,提高弹跳动力的利用率,后端的毛圈能吸收能量,起到缓冲保护运动员的作用;高密度着力面采用袜纤维与尼龙加固纤维相结合,提高耐磨性,脚踝部采用倒Y形结构绷带式收缩式编织,提高了运动员的爆发力,加快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还能保护脚踝,减少扭伤挫伤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着力面得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袜身,2、脚踝部,3、脚跟,4、防滑硅胶颗粒,5、防滑平带,6、着力面,7、袜背,8、毛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2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