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1890.4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黄勋彬;索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6/22 | 分类号: | A61F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过滤 输精管 节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划生育医学领域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输精管内节育装置。
背景技术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男性计划生育器具的研制则是计划生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输精管绝育术目前仍然是男性节育的最主要的方法,它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已在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国内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有各种输精管内节育装置(Intra-vas device,简称IVD)的研制,这些IVD从材料上主要可分为金属铜质和高分子质两大类。
公告号:CN1075073,公告日:1993.08.1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符合生理功能的输精管节育器”,介绍了一种用于男性的避孕装置。它由内径为0.4~1.2mm的空芯纯铜管通过加工成长度为4~8mm的小段后,经抛光、除毛刺、清洗、消毒,然后将铜管套入医用硅橡胶管或各种人造血管内,做成五种不同规格的节育器。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手术简便,术者易于接受。该装置可破坏精子受精能力,又可排出精子,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并可避免附睾郁积症及精子抗体免疫的发生。但是该实用新型所用的金属铜质IVD在置入人体初期存在大量腐蚀现象,即存在铜的爆释现象,这种初期铜的过量释放将引起一些副作用。同时,金属铜在水溶液中腐蚀时将在其表面形成Cu2O等氧化膜,Cu2O可进一步氧化为CuO,且腐蚀产物中Cu2O等化合物几乎占铜总量的三分之二,释放的有效铜离子仅占三分之一,使得铜离子不足。研究表明,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与避孕效果密切相关,在人体中大约5μg-10μg铜离子/天的释放量较合理。必须保证一定的铜离子释放量才能保证铜质节育器的有效性。
从结构上分类,IVD可分为堵塞性和非堵塞性两类。由于堵塞性IVD类似于输精管结扎的效果,仍能导致附睾郁积症、精子肉芽肿以及抗精子抗体升高等副作用。上世纪70~80年代,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始投入非堵塞型IVD的研究和开发,但至今均未见成熟产品报道和推广。
公告号:CN2073737,公告日:1991.03.27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一种输精管过滤装置”,介绍了一种可复性节育术的输精管过滤装置,其由聚丙烯导管和医用尼龙毛组成。长10-15mm的导管,有一个锥形盲端和一个能安置2.50-3.0mg的医用尼龙毛的孔道,在靠近盲端处有一个与孔道连通的侧孔,孔道的内、外径分别是0.7-1.0和1-1.4mm。该实用新型具有绝育、复孕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和植入、取出手术简便,以及结构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优点。但是该实用新型所用的聚丙烯导管柔软性不够,不适于放入输精管,另外该装置结构为平滑管状,无突起结构,加之表面光滑,在输精管道内容易发生移位。
公告号:CN1359664,公告日:2002.07.2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布了“输精管内节育装置”,介绍了一种男性节育装置枛输精管内节育装置,该装置以医用聚氨酯或硅橡胶为材料,装置呈一端开口的子弹头形,将其植入输精管内,有阻止、损伤精子的作用。该实用新型装置在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材料及结构上均做合理改进,不但节育效果好,而且有效防止装置在输精管内移位。但是,该实用新型仍然是采用尼龙线填塞塑料IVD内腔而达到机械性损伤精子的作用,由于系人工操作,因此,其过滤精子的效果可能不确切、不稳定,质量标准可能不易控制,不便于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男性节育装置易移位、阻塞输精管和不便于自动化生产等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移位、附睾液能有效通过,并且能自动化生产的输精管内节育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整体设置为一端闭合、一端开放的空心管型结构,在所述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管壁上,设置有密布管壁的用于过滤精子的微孔。
所述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长度H设置为15~25mm,外径R设置为0.4~1.2mm,内径r设置为0.3~1.0mm,管壁壁厚设置为0.1~0.2mm。
所述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管壁微孔直径设置为2~10微米。
所述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管壁外层设置为粗糙的形状。
所述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管径膨胀率,设置为2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输精管内节育装置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本微孔过滤型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管壁外层粗糙,便于丝线结扎外固定,进一步保证节育装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