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301358.2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2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秦杰;李国立;吕学政;张然;钱英欣;徐瑞龙;陈新礼;王泽强;沈滨;傅炎;李玫;王棣彬;汤世钧;宋慧杰;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3/00 | 分类号: | E04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根钢绞线拉索 成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中使用的钢拉索,特别是钢结构受力不超过200kN的高强度拉索,或起稳定性作用的钢拉索。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建筑钢结构上通常使用多根(十几根至几百根)平行钢丝拉索作为中大直径钢拉索,中大直径钢拉索与锚头的连接采用钢丝墩头后冷铸或热铸的连接工艺。但是,在受力不大的结构中应用这种中大直径钢丝拉索,势必出现造价较高的问题;并且,中大直径钢拉索的锚头体积较大,也不适用于小直径高强度的单根钢绞线拉索。
在需要用到稳定性拉索的建筑结构中,通常采用钢棒拉杆,但钢棒拉杆的强度较低,多为550MPa以下,造成杆件直径较大,而且,钢棒拉杆的供货长度有限,通常在6米左右,满足不了十几米至几十米的建筑长度需要。
在房屋建筑结构中急需一种小直径(Φ18以下)、高强度(1670MPa-1860MPa)而且短锚头的钢拉索,但是目前尚无此种成套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要解决常规钢丝拉索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小直径高强度拉索和稳定性拉索的建筑场合,还要解决钢拉索与锚头的连接工艺复杂,造价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包括拉索索体和与索体两端连接的叉耳锚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拉索索体是单根钢绞线;
单根钢绞线的一端外表面套接C形内外螺纹金属夹环和金属套管连接件;单根钢绞线的另一端外表面套接另一C形内外螺纹金属夹环和另一金属套管连接件,C形内外螺纹金属夹环夹在单根钢绞线和金属套管连接件之间,三者被挤压为一体;
金属套管连接件和另一金属套管连接件在外壁上有外螺纹,金属套管连接件的外螺纹为顺时针旋,另一金属套管连接件的外螺纹为逆时针旋;
金属套管连接件的外螺纹与内螺扣叉耳锚头的内螺纹连接;
另一金属套管连接件的外螺纹与可调节套筒一端的内螺纹连接;
可调节套筒另一端的反向内螺纹与螺杆叉耳锚头的外螺纹连接,可调节套筒上留有与张拉千斤顶连接的缺口;
内螺扣叉耳锚头和螺杆叉耳锚头的叉耳分别配有销轴和销钉。
所述单根钢绞线可以是Φ18毫米以下、标准抗拉强度为1670Mpa-1860Mpa的钢绞线。
所述单根钢绞线可为镀锌碳钢钢绞线或不镀锌的碳钢钢绞线。
所述单根钢绞线表面可外包有单层塑料皮或不包塑料皮。
所述内螺扣叉耳锚头和螺杆叉耳锚头上的铰耳可以为单铰耳或双铰耳。
所述可调节套筒表面可镀锌或涂刷有钢结构防腐漆。
所述内螺扣叉耳锚头和螺杆叉耳锚头表面可镀锌或涂刷有钢结构防腐漆。
所述金属套管连接件和另一金属套管连接件表面可镀锌或涂刷有钢结构防腐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小直径、高强度、短锚头的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它采用单根直径18毫米以下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通过挤压在钢绞线与金属套管连接件之间的C型内外螺纹金属夹片传递荷载拉力,使用专用千斤顶设备进行预应力张拉,使其形成轴向受力单元。叉耳锚头和金属套管连接件体形小巧,总尺寸短于20厘米,可靠性概率达到97.5%。
2、本实用新型创造了柔性钢绞线与刚性锚头之间的新型连接方式。通过沿轴向挤压在钢绞线与金属套管连接件之间的C形内外螺纹金属夹环传递荷载拉力。改变了传统的钢丝墩头后再冷铸或热铸连接的复杂工艺,同时也区别于对钢绞线径向挤压的笨重方法。新工艺加工的连接方式传力明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金属套管连接件长度不超过12厘米。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连接件是挤压在钢绞线与金属套管连接件之间的C形内外螺纹金属夹环,它有效的传递钢绞线高应力荷载,传递效率达到97.5%以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金属套管连接件外表面用切削机床加工出螺纹,与叉耳锚头的内螺纹(顺时针)连接,或与可调节套筒的内螺纹(逆时针)连接。生产工艺简单可靠,更便于控制加工质量。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叉耳锚头由销轴和销钉固定在建筑结构的耳板上,液压千斤顶设备作用于调节套筒,可改变整根钢索的长度进行张拉。能够对钢索施力形成预应力杆件,承担外荷载,解决结构稳定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301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可自动补水的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