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耐磨双层复合材料刹车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7151.2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宪;张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F16D6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5125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耐磨 双层 复合材料 刹车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刹车片,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结构的高强度耐磨复合材料刹车片。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的鼓式制动器采用的刹车片一般都采用由多种有机、无机填料矿纤维混合或一种复合材料,并经热压成形的刹车片,这种刹车片由于整体采用一种混合填料,无法满足既提高刹车片的耐磨度,又提高刹车片的可塑性即便于刹车片安装的两项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磨双层复合材料刹车片,其既提高了刹车片的耐磨度,又提高了在车辆固定和安装的牢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弧制动耐磨层,外弧制动耐磨层下部连接内弧高强复合层。
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厚度为6-16mm。
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厚度为3-8mm。
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内设有1层或1层以上的纤维网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弧制动耐磨层和内弧高强复合层,外弧制动层采用制动填料和减磨填料,保证刹车制动灵活,制动平稳,延长了刹车片的使用寿命,内弧高强复合层采用粘接剂、复合纤维和软质韧性材料,其铆接度好不破碎掉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用新型包括:外弧制动耐磨层,外弧制动耐磨层下部连接内弧高强复合层。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厚度为6mm。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厚度为3mm。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为制动填料和减磨填料的混合 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14%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40%的石棉纤维,10%的石墨、5%石油焦、2%的硫化锑,5%的丁腈胶粉、6%的铬铁矿粉混合而成、15%硫酸钡、2%铜纤维、1%硬脂酸锌。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为粘合剂,复合纤维和软质韧性材料的混合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16%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48%硅酸铝纤维、5%芳伦纤维、5%蛭石、10%玻璃纤维、8%丁腈胶粉、7%重晶石、1%硬脂酸锌混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用新型包括:外弧制动耐磨层,外弧制动耐磨层下部连接内弧高强复合层。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厚度为16mm。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厚度为6mm。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为制动填料和减磨填料的混合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20%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35%硅酸铝纤维,7%的石墨、5%石油焦、2%硫化锑、5%的硫化锑,5%的丁腈胶粉、6%的铬铁矿粉、12%硫酸钡、1%铜粉、1%铝粉、1%硬脂酸锌%混合而成。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为粘合剂,复合纤维和软质韧性材料的混合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16%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48%硅酸铝纤维、5%芳伦纤维、10%玻璃纤维、5%蛭石、8%丁腈胶粉、7%重晶石、1%硬脂酸锌混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用新型包括:外弧制动耐磨层,外弧制动耐磨层下部连接内弧高强复合层。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厚度为10mm。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厚度为5mm。所述的外弧制动耐磨层为制动填料和减磨填料的混合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14%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40%硅酸铝纤维、9%的石墨、6%石油焦、2%的硫化锑、5%的丁腈胶粉、6%的铬铁矿粉、15%硫酸钡、2%铜粉、1%硬脂酸锌混合而成。所述的内弧高强复合层为粘合剂,复合纤维和软质韧性材料的混合层,包括以下原料(以下原料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16%的2123酚醛改性树脂、48%硅酸铝纤维、5%芳伦纤维、10%玻璃纤维、5%蛭石、8%丁腈胶粉、7%重晶石、1%硬脂酸锌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白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7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