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5947.4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宋德庆;薛忠;陆超忠;邓干然;崔振德;邹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潘献民 |
地址: | 524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坚果 破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破壳工具,具体是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
背景技术
澳洲坚果是我国新兴起的一种坚果,年产约1000万吨,从中提取的果仁是一种高营养食物,也可用于炸油,加工副食产品等。目前,国外已开始进行澳洲坚果果壳、果仁的综合开发利用。我国也正在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性工作。
然而,目前澳洲坚果破壳全靠人工完成。破壳过程为人工利用锤子敲破其果壳。由于手持锤子难以控制其力度导致这种手工破壳方法的劳动强度很大、工效低、而且对果仁的破坏严重,同时还存以下不足:1、不容易夹持,可能弹射伤人伤物;2、砸碎的过程噪音大,影响邻居;3、用力太大将果仁砸飞或者砸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小、整仁率高的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是由旋拧手柄、螺杆、螺母、压板组成,所述螺杆的一端部固定在旋拧手柄上,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压板弯折后其两端固定在螺母上且压板中段的板面与螺杆垂直。
所述螺杆的螺纹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螺杆是由青铜材料制成,螺母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螺杆的端部设有弧形槽,其作用在于能将坚果卡住。
所述压板中段的板面上设有滚花,其作用在于增大板面的磨擦系数。
所述压板的弯折角度为60-7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青铜材料与不锈钢材料的配合,极大地降低螺杆在旋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金属碎削;杆的端部的弧形槽与压板中段板面上的滚花的配合,有效防止了坚果的滑脱;横截面为梯形的螺纹,增强了承受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噪音小,整仁率高,适合城市家庭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拧手柄;2、螺杆;3、螺母;4、压板;5、压板中段的板面;6、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是由旋拧手柄1、螺杆2、螺母3、压板4组成,所述螺杆2的一端部固定在旋拧手柄1上,螺母3与螺杆2螺纹连接,压板4弯折后其两端固定在螺母3上且压板中段的板面5与螺杆2垂直。螺杆2的螺纹横截面为梯形结构。螺杆2是由青铜材料制成,螺母3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螺杆2的端部设有弧形槽6。压板中段的板面5上设有滚花。压板4的弯折角度为65度。
工作原理:
手持坚果破壳器,是靠螺杆2的设有弧形槽6的一端与压板中段的板面5对坚果进行挤压来实现破壳的,操作时,一手拿着压板4,将坚果放在压板中段的板面5的位置,另一只手开始转动旋拧手柄1,使螺杆2向前推进,当靠螺杆2的设有弧形槽6的一端与压板中段的板面5将坚果卡住时,继续慢慢地转动旋拧手柄1,直到坚果破壳,便完成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5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