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3711.7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明;王翔;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联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炉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设备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它安装在转炉设备的炉壳和托圈之间,用于把炉壳支撑或吊挂在托圈上,用于承受转炉转动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吸收炉壳和托圈之间的相对变形。目前国内外转炉设备炉壳和托圈联接装置的种类较多,如三点双球面支撑式,钢绳吊挂式,三点法兰联接等。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三点双球面支撑结构(新日铁)或三连杆吊挂式与挡座组合形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无论任何形式的三点吊挂,由于三吊点中的一个必须安装在托圈环体的中部,造成转炉托圈中部的扰度较大,转炉在360°翻转过程中,炉体和托圈之间会产生较大的上下弹性窜动,造成挡座接触支撑面在重载下发生较大的滑动,这种滑动对大型转炉尤为明显,理论分析和实际测定均表明对大型转炉该滑动量达12~15mm。该滑动量对转炉的品质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有:转炉在运转过程中在出钢后期和倒渣过程,及在倒渣过程恢复直立位时会发出异响和冲击,这对转炉是有害的。当然可以通过增强转炉联接系统的刚度来解决,但有限元分析也表明,单靠增加托圈的高度,其改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炉炉壳和托圈的联接装置。该装置可吸收炉壳和托圈之间的各方向的相对变形,同时具有良好的系统联接刚度,能有效减少炉体和托圈之间的上下弹性窜动和倾动过程中的炉体相对于托圈的摆动,降低转炉在运转过程中发出异响和冲击,通过各运动构件的可靠性。该系统制造加工便利,装卸方便快捷,提高转炉的运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护费用,是炼钢转炉托圈和炉壳的理想转炉联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托圈和炉壳,其特征在于四组连杆机构按一定角度以托圈耳轴轴线对称分布,把托圈和炉壳联接,两个上挡座机构分别安装在托圈耳轴侧的上方,两个下挡座机构分别安装在托圈耳轴侧的下方,托圈中部的上方或下方安装有1~2组导向座,至少安装有1组导向座。每个连杆机构吊点与托圈轴线的夹角范围为15~60°,且夹角越小,系统刚度越好,但由于耳轴侧要安装有下挡座,故必须留出下挡座的安装空间.
连杆机构可采用的一个连杆两端装关节轴承的万向联接方式,销轴穿过关节轴承和炉壳吊耳和托圈吊耳,炉壳吊耳焊接在炉壳上,托圈吊耳焊接在托圈上。连杆机构也可采用十字头与关节轴承组合成的万向联接方式。
联接装置的上挡座机构安装在托圈环体的上方两耳轴侧,每个上挡座机构中的炉壳座焊接在炉壳上,两个托圈挡座焊接在托圈上,炉壳座和两个托圈上挡座通过支撑垫板可以面接触支撑。
联接装置的下挡座机构安装在托圈环体的下方两耳轴侧,每个下挡座机构中的炉壳座焊接在炉壳上,两个托圈挡座焊接在托圈上,炉壳座和两个托圈下挡座通过支撑垫板可以面接触支撑。
在本装置中托圈和炉壳上的上挡座机构和下挡座机构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有上挡座机构或只有下挡座机构,转炉在转动过程中挡座的载荷会加大,同时转炉转90°时炉壳和托圈的相对变形也会加大,这会增加连杆机构内部机械零件的滑动和载荷,降低连杆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
上挡座机构和下挡座机构应当安装在靠托圈耳轴侧,这符合力学原理,转炉联接装置的刚度较好.
本联接装置炉壳座和托圈之间有一个支撑垫板,下炉壳座和托圈通过支撑垫板可以面接触支撑,在转炉使用过程中调整该间隙,可更有效地降低挡座间的磨擦,可完全消除转炉的异响和冲击,使转炉联接装置长期免维护。
本转炉联接装置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提高转炉的运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维护。是理想的转炉连接吊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炉联接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机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炉联接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炉联接装置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杆机构采用十字头与关节轴承组合实施例。
图中,件1为托圈(1a为环体、1b为耳轴、1c为长耳轴)、件2为炉壳、件3为连杆机构(3a为连杆、3b为关节轴承、3c为销轴、3d为炉壳吊耳、3e为托圈吊耳)、件4为上挡座机构(4a为上炉壳座、4b为托圈上挡座、4c为挡座支撑垫板)、件5为下挡座机构(5a为下炉壳座、5b为托圈下挡座、5c为挡座支撑垫板、5d为炉体支撑垫板)、件6为导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3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区熔小车组件
- 下一篇:一种经济简易的小型海洋微生物发酵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