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割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2578.3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是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舟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54 | 分类号: | F23D14/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气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嘴,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气割嘴。
背景技术
现代船舶的船体、甲板、船舱以及各种上层建筑和管道都是由切割成形的板材、型材和管材装配组合而成的,因而切割工作量大已成为船舶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目前,船舶制造多采用乙炔作为焊接与切割用燃气。随着我国焊接及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乙炔作为传统切割气,有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对人身体高危害的特点,因此用新型燃气来代替乙炔势在必行。以一企业年消耗1300吨乙炔气计算,更换使用天然后每年可减少废水排量1820吨,电石废渣排量4290吨,节约焦炭3120吨等。直接节省经济效益近600万元。天然气燃烧效率高、清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严重污染物,供应渠道日趋丰富,使其在切割工艺上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利用天然气替代耗能大、成本高的乙炔进行金属切割,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但是,由于天然气热值和火焰温度均低于乙炔,所以在替代乙炔时会遇到火焰温度低、切割速度慢等问题,这样,原有的割嘴具虽可直接使用,但效果不佳,无法达到节能、提升切割速度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现有割嘴的切割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天然气割嘴,该天然气割嘴的中心高压氧出气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高压氧出气孔出口端的直径与喉径之比为1.08~1.2。
本实用新型,因为天然气割嘴的中心高压氧出气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大大提升了射流速度,在燃烧气体耗量相同的情况下,切割速度提升10%以上,不仅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节约了切割时间,提高了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心高压氧出气孔1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出口端的直径L1与喉径L2之比为1.08~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具体实施例,喉径L2的直径为1.3mm,燃气出气孔出口端的直径L1分别为1.41mm或1.5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的射流速度对比试验如表1所示。现有产品割嘴喉径L2为1.30mm,中心高压氧出口端与喉径L2相同,本实用新型在喉径L2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中心高压氧出气孔出口端L1的直径分别为1.41mm或1.56mm,天然气的流量相同,压力分别为0.3Mpa、0.4Mpa、0.5Mpa,测量位置位于出口端30mm。
表1:
表中,M为马赫数,马赫数=测速(V)/声速(C),C≈340m/s。
通过上表可见,在天然气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心高压氧出气孔为外大内小的锥形孔,因此,出口端扩大口径后射速明显提高,在0.4MPa,出口端直径为1.56mm时,射速提高最快,比1.30mm时提高近20%,从而节约了切割时间,提升切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舟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舟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2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机起重臂下弦销的止退防转装置
- 下一篇:节能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