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型金属板幕墙防水节点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91988.6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4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峻;佘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板 幕墙 防水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建筑物的一种建筑幕墙的连接构造,特别适用于薄型金属板幕墙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板幕墙的连接做法比较简单,薄型金属板幕墙的出现提高了金属板幕墙的外观效果,但薄型金属板幕墙板块缝隙之间采用开缝形式,对其防水处理要求较高。目前,金属板幕墙使用的防水措施是在幕墙板块缝隙间用密封胶填塞来防止室外的水渗入幕墙内部。但是,这种措施的缺点在于完全依靠密封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来防水。仅依靠密封胶的优劣和使用年限来决定了幕墙防水的性能,在实际工程中极容易发生渗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增加幕墙内侧防水层的连接构造。不采用密封胶填塞幕墙板块缝隙防水密封,而采用幕墙立面内部排水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防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基本技术构思是:一种薄型金属板幕墙防水节点,包括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的幕墙主龙骨和与外幕墙面板连接的幕墙次龙骨组成,所述幕墙次龙骨安装在所述幕墙主龙骨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幕墙主龙骨和所述幕墙次龙骨之间夹有一层与外幕墙面板平行的密闭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幕墙主龙骨和幕墙次龙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幕墙次龙骨的外端用密封胶密封,所述防水板的大小与外幕墙防水区域等大,所述防水板的底部与室外散水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的一种优化为:分层划分所述防水板,形成分段排水面,所述防水板在所述排水面底部做披水板。
利用上述连接构造,可以实现幕墙面板后侧防水,用“排”的防水思路取代现有用密封胶“堵”的防水思路。同时,可以将幕墙面板通过防水板与后侧建筑结构主体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应用施工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主龙骨、次龙骨和防水板采用螺栓组连接的横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幕墙面板的通用安装构造为:由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的幕墙主龙骨和与外幕墙面板连接的幕墙次龙骨组成,所述幕墙次龙骨安装在所述幕墙主龙骨上,幕墙面板通过次龙骨和主龙骨安装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方案是在所述幕墙主龙骨和所述幕墙次龙骨之间夹有一层与外幕墙面板平行的密闭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幕墙主龙骨和幕墙次龙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所述螺栓连接所述幕墙次龙骨的外端用密封胶密封,所述防水板的大小与外幕墙防水区域等大,所述防水板的底部与室外散水连接。幕墙面板本身可将大量的水排除在建筑物外,少部分水通过幕墙面板的缝隙进入幕墙面板内部。此时,水可通过衬在幕墙面板后部的防水板从上而下垂直汇集在防水板的底部,而防水板又与室外防水连接。这样,进入幕墙内部的水就可以顺势排出,达到防水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主龙骨1上采用点焊形式固定螺栓组4中的螺杆。防水板3上加工安装圆孔,圆孔直径比螺栓组4中螺杆直径略微大一点,螺栓组4中螺杆穿过防水板3上的安装圆孔,临时固定防水板3于主龙骨1上。同样,在次龙骨2上加工安装圆孔,圆孔直径比螺栓组4中螺杆直径略微大一点,螺栓组4中螺杆穿过在次龙骨2上的安装圆孔,在次龙骨2外侧安装螺栓组4中平垫和弹垫,最后安装螺栓组4中螺母,并拧紧螺母自锁。螺栓组4中螺母外侧采用密封胶密封,形成密封端头5,防止水通过螺栓的安装缝隙进入内部,保证了防水层防水密封的连续性。
如果建筑物的高度较高,可分层划分所述防水板,形成分段排水面。所述防水板在所述排水面底部做披水板,这样水就可以在某个楼层标高内先把水排出,只需要在该排水标高层上做披水板,将水排出即可。
披水板的做法和防水板底部与外部散水的连接均为目前工程施工中的通用方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1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DA&TDB双频合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烫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