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CU电动综合治疗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90276.2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彭伟;姜同慧;辛华玉;高树浩;储遵海;曹善江;李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冰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u 电动 综合 治疗 吊架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CU综合治疗吊架。
(二)、背景技术现有的医用ICU综合治疗设备多为干湿混合,传统的干湿分离吊桥干区吊箱和湿区吊箱一般为手动移动,手动限位或无限位措施,不仅操作繁琐还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CU电动综合治疗吊架,干湿吊箱区可自动移动,并实现吊箱的转动制动控制,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故障率低,以克服现有装置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CU电动综合治疗吊架,包括横梁和滑板,滑板与滑轮轴固定连接后与横梁活动连接,滑板下侧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下方连接湿区吊箱或干区吊箱;其特征在于: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固定于横梁上,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的水平移动丝杆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连杆与滑板固定连接;湿区吊箱和干区吊箱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移动控制开关和转动刹车控制开关。
所述的转动机构上安装有气动刹车装置。
所述的气动刹车装置包括安装于转动机构的上转动套凹槽处的刹车管组件,刹车管组件下方设置有刹车片,刹车片下端连接转动机构的下转动套;刹车管组件的的进气口与压缩气源连接。
所述的刹车管组件包括进气口,橡胶管和堵头;橡胶管的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堵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的丝杆带动连杆,进而带动滑板沿横梁水平移动,并设置有微动开关做行程限位,实现湿区或干区吊箱移动的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供符合要求的气源、电源和仪器平台。为转动机构设置刹车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采用硅橡胶管中受压缩空气压力膨胀带动刹车片实现刹车效果,操作简单,故障率低,可靠性好,无污染。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电机传动及转动刹车部分的A-A剖视图。
图3为刹车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例包括横梁1和滑板2,滑板2与滑轮轴15固定连接后与横梁1活动连接,滑轮轴15上的滑轮可在横梁1上水平直线滑动。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8固定于横梁1上,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8的水平移动丝杆6一端与连杆7固定连接,连杆7与滑板2固定连接;湿区吊箱和干区吊箱上分别设置有电机移动控制开关4。
当按下电机移动控制开关4,直线式齿轮减速机组件8的电机开始运作并通过丝杠带动连杆7与滑板2水平移动,从而达到湿区或干区吊箱水平移动的目的;松开电机移动控制开关4,湿区或干区吊箱停止移动。
如图1、2所示,滑板2下侧连接有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包括上转动套14和下转动套15,转动机构3下方连接湿区吊箱或干区吊箱。湿区吊箱和干区吊箱上分别设置有转动刹车控制开关5。转动机构3上安装有气动刹车装置,气动刹车装置包括安装于上转动套14凹槽处的刹车管组件11,刹车管组件11下方设置有刹车片12,刹车片12下端连接下转动套13,上转动套14和下转动套13相对转动。下转动套13与湿区或干区吊箱固定。刹车管组件11的进气口16与压缩气源连接。压缩空气通过聚氨酯软管9连接至三通手动阀进气口,三通手动阀出气口经聚氨酯软管9连接至旋转弯头10,旋转弯头10连接刹车管组件11的进气口16。
如图3所示,所述的刹车管组件11包括与旋转弯头10螺纹连接的进气口16,橡胶管18和堵头19。橡胶管18的一端通过铜箍17与进气口16连接,另一端通过铜箍17与堵头19连接。
当松开转动刹车控制开关5时,压缩空气进入刹车管组件11,刹车管膨胀并推动刹车片12,从而使上转动套14与下转动套13相对无法转动,使湿区或干区吊箱无法转动,达到刹车目的;当按下转动刹车控制开关5压缩空气通过三通手动阀直接排出,刹车管恢复原状,此时湿区或干区吊箱可以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冰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冰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90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