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列式多步进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9718.1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0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谢少东;李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列式多 步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车间的包装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直列式多步进梁。
背景技术
在钢卷包装线上,诸多设备(称重装置、钢卷对中装置、钢卷提升车、地辊以及打捆机等)与步进梁交叉作业,不可避免地对步进梁的结构形式设计产生不利影响。为克服某些消极因素,包装机组通常设置2条甚至更多的步进梁,每段步进梁的升降行程和行走步距不尽相同。
当采用直列式多步进梁在包装线上输送钢卷时,2条步进梁动梁在交接位置通常不能同时占位,影响生产节奏,同时,2段动梁之间的空档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解决步进梁动梁交接问题的直列式多步进梁。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列式多步进梁,其动梁包括上游动梁、下游动梁,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游动梁的尾部鞍座为U型叉头鞍座,所述下游动梁的头部鞍座为与上游动梁的尾部鞍座相对应的M型叉头鞍座。
按以上方案,所述U型叉头鞍座的2个单臂外侧宽度与动梁宽度相当。
按以上方案,所述M型叉头鞍座的中间臂为承载臂,M型叉头鞍座外侧的2个单臂用于保证钢卷输送输送平稳及安全。
当人员需要进入交接区域时,上游动梁及下游动梁均停在交接区域;人员离开后,上、下游动梁方可运行。
由于各段动梁在空间上可以完全交叉,因此动梁的工作等待位置设定变得大为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停在前端、后端,而不必担心设备相碰。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巧妙等特点,能有效增加设备运行的灵活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列式多步进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直列式多步进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直列式多步进梁,其动梁包括上游动梁1、下游动梁2,所述上游动梁1的尾部鞍座为U型鞍座1-1,所述下游动梁2的头部鞍座为与上游动梁1的尾部鞍座1-1相对应的M型鞍座2-1。
具体的,为保证钢卷输送平稳及安全,U型鞍座1-1的2个单臂外侧宽度与动梁宽度相当。
具体的,所述M型鞍座2-1的中间臂为承载臂,其外侧的2个单臂用于保证钢卷输送输送平稳及安全。
图1中箭头显示方向为钢卷前进方向,图1中的标号1-2指示上游动梁1的普通鞍座,图1中的标号2-2指示下游动梁2上的普通鞍座。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较多的限制,凡是依据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本质作简单修改或等同的变化和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9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形补强的薄膜开关
- 下一篇:防潮光栅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