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膨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9629.7 | 申请日: | 2009-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时祥;周元亨;闵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膨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膨化食品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流膨化机。
背景技术
气流膨化机是膨化食品领域广泛应用的制造机械。相对于传统的膨化设备,气流膨化机具有以下六大优点:一、产量大,每次可膨化的食品可达十几斤。二、节约能源,膨化等量原料比传统膨化设备节约三分之一的能源;三、安全可靠,出料口有密封垫,达到一定压力,自动泄气,使用安全;四、膨化率高,相对于传统膨化设备膨化率高;五、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六、适用范围广,适合大米、小米、玉米、高梁、荞麦、花生及豆类等五谷杂粮的膨化。
现有的气流膨化机,电机固定在底座底板之上,而罐体则放置于底座侧壁的上部,两者依靠传动机构相连,当膨化食品加热过程完成之后,需要翻转罐体以便将膨化好的食品倒出,由于电机固定于底座底板上,需要将安装于传动机构上的皮带或链条手动取下才能将罐体翻转,待食品倾倒完毕并添加新的原料后再手工将皮带或链条装上,这会带来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频繁装卸会造成传动性能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无保障;
2、手工装卸传动机构,劳动强度大,且易造成装卸工人伤残;
3、容易产生设备故障,会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流膨化机,使其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有保障、避免人员伤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流膨化机,包括罐体、电机、传动结构、出料口、罐体盖、枢轴和底座,所述罐体、电机、传动机构均位于底座之上,该罐体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所述罐体盖位于罐体前端并封闭出料口,所述能使罐体绕其旋转的枢轴穿过罐体侧壁,所述气流膨化机还包括连接罐体与电机的支架,电机通过支架与罐体始终保持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皮带;所述第一转轮位于罐体后端,第二转轮与电机连接并位于第一转轮下方,所述皮带套设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圆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体一侧设有涡轮涡杆机构,所述涡轮涡杆机构与枢轴一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杆,罐体侧壁上有凹槽与限位杆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流膨化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工人伤残的隐患;
2、无须装卸皮带或链条,提高了设备运转性能和产品质量;
3、降低了设备故障,提高了单机的膨化量,单机可达十几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流膨化机罐体与电机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流膨化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流膨化机中,包括罐体1、支架2、电机3、传动结构、涡轮涡杆机构(图中未示出)、出料口7、罐体盖8、手动轮9、底座10、枢轴11和限位杆12,所述罐体1、支架2、电机3、传动机构均设于底座10之上。所述罐体1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3相连。
所述传动机构由第一转轮5、第二转轮6和皮带4组成。所述第一转轮5位于罐体后端,第二转轮6与电机3相连并位于第一转轮5下方,所述皮带4套装于第一转轮5和第二转轮6的圆周上。
支架2分别与罐体1与电机3相连,使得罐体1无论怎样旋转,均与电机3始终保持一体。
所述罐体盖8位于罐体1前端并封闭出料口7,所述枢轴11穿过罐体1侧壁并能使罐体1绕其旋转。所述罐体1一侧设有涡轮涡杆机构,所述涡轮与所述枢轴11相连接,涡轮与涡杆通过齿进行咬合,涡杆的一端与手动轮9相连接。当转动手动轮9时,涡杆也随之绕其轴心转动,转动的涡杆通过与涡轮咬合的齿的运动进而带动涡轮绕枢轴11转动,使得罐体1能够绕枢轴11转动。
在所述底座10的侧壁固定有限位杆12,罐体1侧壁上有凹槽(图中未示出)与限位杆12匹配。该限位杆12使得当罐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对罐体1进行固定。当需要转动罐体1时,可以向外拉动限位杆12,使得插入罐体1侧壁凹槽的一端从凹槽退出,这样罐体1就可以自由旋转。
罐体1与电机3始终保持一体的结构可以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消除了工人伤残的隐患,并提高了设备的运转性能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提高了单机的膨化量,单机可达十几公斤,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9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