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形抗滑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9315.7 | 申请日: | 200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卢应发;吴新星;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2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抗滑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滑坡或边坡治理中的抗滑桩构造。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嵌入滑床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滑体厚度约为8-30m的滑坡加固。相比其他抗滑支挡结构,抗滑桩具有土方量开挖量小、工期短等优点,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抗滑措施。
抗滑桩对滑坡体的加固作用是利用抗滑桩嵌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使得作用在抗滑桩上的滑体推力传递到稳定的地层,从而增加滑体的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力,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
现行的抗滑桩单桩设计中,桩体都是直桩结构,未能将单桩结构形式与桩前后土体的自然特性结合起来,当滑坡推力较大时,往往采用增大抗滑桩横截面或在桩的顶部增加锚索等方式,以达到提高抗滑桩阻力、平衡滑坡推力的目的,所以现有的抗滑桩都很粗大。目前对于承受较高推力的抗滑桩而言,其截面较大且部分抗滑桩顶部设置锚索,大截面的抗滑桩工程量大、治理成本高;桩顶设置锚索的抗滑桩,锚索成本较高,且随时间的增加锚索发生松弛产生预应力损失。因此,合理设计抗滑桩结构,对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抗滑桩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量小、锚固效率高、防滑效果好,应用于滑坡或边坡的T形抗滑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T形抗滑桩,包括桩身,在桩身上设有悬臂梁。悬臂梁设于桩身前侧。悬臂梁与桩身同宽。悬臂梁与桩身之间设有扶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形抗滑桩,通过在桩身上设置悬臂梁的结构,悬臂梁可伸入桩前土体,土体在局部变形过程中,这样的结构形式将充分利用桩前土体的抗压作用,有效改善桩身受力,降低桩身所受弯矩与剪力,提高抗弯能力,减小抗滑桩长度、截面尺寸及配筋量,提高抗滑桩的治理效果;设置扶臂,能进一步加强抗滑桩悬臂的受力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滑坡地质构造及抗滑桩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桩身1,在桩身1上设有悬臂梁4。悬臂梁4设于桩身1前侧滑体2滑动面3相交处。或根据地质情况可以设置如图虚线所示扶臂5,扶臂5在悬臂梁4与桩身1之间,悬臂梁4与桩身同宽。
图1所示为滑坡地质构造及抗滑桩1布置示意图,滑体2沿滑动面3向下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滑桩如图所示布置,平衡滑体下滑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T形抗滑桩在滑体力的作用下,发生局部变形,桩前土体会在桩前滑面处悬臂梁4或扶臂5作用一个向上的反力,形成一个与滑坡推力作用弯矩方向相反的抵抗弯矩,从而提高抗滑桩抗弯能力,减小抗滑桩长度、截面尺寸及配筋量,经济有效的防治滑坡,并能代替现行广泛使用的桩锚联合支护体系,避免此联合体系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9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感除味盆具
- 下一篇:一种灌注桩土体的止水加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