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8546.6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付世龙;王超;胡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世龙;王超;胡友瑞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E03C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道 水力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是利用下水排放通道中水流动力发电的装置,属于水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层居民住宅下水排放管道安装使用。
背景技术
现代城镇通过下水道排放的废水流量大,流速快,水流动力能量白白浪费。特别是,现代高层建筑和高层居民住宅普遍使用增压自来水或附加高压水泵将自来水抽送到高层住户家中。但是在水使用完之后,就将水顺着下水道排出,而此时水所具有的较大的重力势能则白白浪费掉,相当于没有充分综合利用抽送水时所耗费的电能,十分可惜。另外,从高层建筑流下的下水,水流速度大,冲击力大,撞击管道时带来噪音,同时常使管道接头松动,造城渗漏,影响墙体,还影响管道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下水排放通道中水流动力,包括废水或雨水排水管道流水的动力,尤其是高层建筑的下水道中废水的重力势能来进行发电,利用废弃资源,产生清洁能源——电能;同时还减轻水流对管道的冲击,减少噪声污染,还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及减少管道的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它包括水轮机,发电机;所述水轮机的叶片或水轮机整体安装在下水道中;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有传动联接件;发电机上有与送配电设备或用电设备联接的接线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其水轮机为水斗式水轮机,发电机为固定磁极的动线圈式发电机。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其发电机直接、或通过发电机支座固定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下水管的外壁近旁的固定物上或水管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物优选为高层建筑物的墙体,或地面,或建筑构件。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其水轮机安装在地下流动的下水道的水中;所述发电机直接、或通过发电机支座固定安装在下水道的水面固定物上;所述固定物优选为下水道的通道壁,或下水道底面升起的底座上。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其发电机直接、或通过发电机支座固定安装在下水道水中的通道壁上,或通道底部;发电机为具有防水性能的潜水发电机。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它还有一个用于冲洗水轮机叶片的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泵,清洗管,和水枪;所述水枪安装在下水道中,水枪的喷嘴正对叶片。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它还有一个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有一个控制清洗水泵定时启动的定时芯片,一个控制水枪开闭的控制传感器;清洗水泵通过供水管与水源连接。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它还有一个储存电能的蓄电池。
所述的下水道水力发电装置,其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的传动联接件为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充分利用现存的设备,如排水管道以及废水,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具有综合效益的发电装置;
2、自动化程度高,不需经常维护,安全可靠。在营运过程中,不需要人为的控制,能完全自主工作。
3、配有保障控制系统。具有定期自动清洗装置。在下水道中不可避免的混有一些杂物,时间一长,杂物就会堵塞水轮机,影响正常工作。因此,较优方案设计了一套自动喷水系统来清除水轮机上的污垢,以保持正常工作。
4、系统结构简单,占地小,应用于高层建筑时,对下水管道的改动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名称为:
1-水轮机,1.1-叶片,1.2-水轮机支座,1.3-轴承,2-发电机,2.1-发电机支座,2.2-接线构件,3-控制系统,4-传动联接件,5-密封圈,6-清洗装置,6.1-清洗水泵,6.2-水泵支架,6.3-清洗管,6.4-水枪,6.5-水枪支架,7-下水道,8-下水管,9-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世龙;王超;胡友瑞,未经付世龙;王超;胡友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