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88321.0 | 申请日: | 200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云龙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L31/02;A61L31/04;A61L3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20009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止痒 祛疤抗 挛缩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产品,特别涉及了一种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
背景技术
目前,烧伤或外科手术愈后疤痕挛缩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尤其极大影响了烧伤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烧伤或外科手术愈后疤痕挛缩,特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包括脱模垫板层1,硅凝胶层2,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
其中:脱模垫板层1和硅凝胶层2分别粘贴在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的两面,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粘贴在硅凝胶层2外面。
所述的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3中的金属粒子为Ag,光催化氧化物为TiO2。
所述的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上带有透气眼孔。
为了克服烧伤或外科手术愈后疤痕挛缩,在治疗中采用低温可塑形外固定夹板。它是由设有多只透气眼孔的医用高分子塑料板与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粘连在一起构成,根据疤痕或术区需要,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的另一面和创面相接触粘贴。医用高分子塑料夹板在55~60度之间软化,根据创面需要的形状进行塑形,使创面固定稳定,有效抑制疤痕挛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低温可塑形外固定夹板与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的结合使用,一方面解决了外固定夹板与创面的粘连问题,另一方面因抗菌止痒疤痕敷贴具有高效抗菌、杀菌功能,且具备止痒、除臭和自净化特性,方便了患者使用。
硅凝胶能够有效防止和治疗手术、外伤和烧伤后各类疤痕的作用,使得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具备了抗疤痕挛缩功能的同时,又起到了抑制疤痕增生,软化疤痕,改善疤痕外观,使疤痕褪色软化、变平并消退,疗效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止痒祛疤抗挛缩外固定板包括脱模垫板层1,硅凝胶层2,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
其中:脱模垫板层1和硅凝胶层2分别粘贴在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层3的两面,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粘贴在硅凝胶层2外面。
所述的金属粒子/光催化氧化物型复合纳米抗菌剂3中的金属粒子为Ag,光催化氧化物为TiO2。
所述的医用高分子塑料层4上带有透气眼孔。
为了克服烧伤或外科手术愈后疤痕挛缩,在治疗中采用低温可塑形外固定夹板。它是由设有多只透气眼孔的医用高分子塑料板与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粘连在一起构成,根据疤痕或术区需要,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抗菌止痒疤痕敷贴的另一面和创面相接触粘贴。医用高分子塑料夹板在55~60度之间软化,根据创面需要的形状进行塑形,使创面固定稳定,有效抑制疤痕挛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云龙,未经于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88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老年人险情报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麻醉导管固定器